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歐陸行番外篇 3】一次受騙的經歷


簡單賭局
這次旅程,我一直小心翼翼,防備扒手和盜賊。為此我更特地買了一個貼身小包來放鈔票和護照。怎知道來到旅程尾段,才被人騙去財物,還要是自己甘心樂意拿出來的。

話說走在法國街頭,到處都有些吉卜賽人在舉行一些賭局。賭什麼呢?很簡單,就是桌面上放著三個倒置的杯子,放一個球在杯子下,然後把杯子掉亂次序,猜那個球最後在哪裡。通常是一個人在主持,一個人猜,幾個人圍圈看熱鬧。

其實我在旅途的初期已經見過,還被朋友提醒過不要玩這些遊戲。所以我見到時都不以為意,但是就是這天,不知是否鬼拍後尾枕,我首先見到有些途人猜中了杯子,贏了雙倍;然後又見到一個老婦人玩這個遊戲,但點錯杯子,輸了50塊歐羅。

在網上看到的類似情景,檔主周圍那些人全都是同黨。他們會輪流裝作競猜,有贏有輸,為的是引途人入局

受騙經歷
見到這個場面,我忍不住點出正確的杯子,結果那球真的是在那杯子下面。那老婦便鼓勵我玩,但要下賭注-- 賭輸了沒收,賭贏了雙倍奉還。檔主已經掉亂好次序,問我玩不玩,我便興沖沖在懷裡的貼身小包拿錢,卻發現只有100歐羅。我有些焦急,便問檔主是否接受100歐羅的賭注,他爽快的接受了。結果當我指出正確杯子的時候,那杯子底下當然沒有那個球。

當我的100歐羅被收去的時候,我的腦袋好像被電擊,這才發現被騙了。我氣沖沖的離開,但未幾一個圍觀的途人追上我,問我要不要報仇。能怎樣報仇?我懷疑著,跟他回到圈子旁。怎知道,當他回到圈子裏,便好像不認識我的,繼續在旁邊喧嘩助威,我才知道,根本整個圈子,由檔主,到老婦,到旁觀的人,都是一夥的。

這是我在歐洲唯一一次失去錢財的經歷。回想起來,根本整件事都是個嚴密的心理遊戲-- 首先利用遊人的同情心,希望為老婦討個公道;然後利用人的貪小便宜心態,以為這麼簡單就能贏得雙倍賭注;再透過圍觀同黨的鼓勵,利用人的羊群心理,減低防備。最後輕輕巧巧一個掩眼法,在我拿錢的時候調換物件,便輕鬆騙到我這羊牯的錢。

利欲熏心
這件騙案我有時不是很願意和人提起,因為實在太簡單了!但同時最大的教訓是,原來人的貪心一起,人的大腦是會停止運作的。事後分析得頭頭是道的我,當時只懂從懷內掏出錢來。

所謂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賭場、金融市場能賺人金錢,大概也是同樣原理。這件事教訓我,在貪慾前人的思考是會短路的,所以唯一能贏得賭場的方法,就是永遠不要接近它。但這世界騙局處處,我能完全迴避得了嗎?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歐陸行番外篇 2】一場孤獨的旅程

這次歐洲之旅雖然大開眼界,但畢竟大部分旅程都是自己一個度過,難免會有覺得孤獨的時候。

除了覺得孤獨,還會有一種疏離感-- 一個香港人,走在陌生的大地上,身旁都是陌生的人,說著陌生的語言……這時候便有種世界只餘下自己一個的感覺。

孤獨的可怕,大概是令人無法滿足社交的需要。無人跟你接觸,也無人跟你分享。你有話想說,但無人會聽。

但從另一方面看,孤獨也可以說是一個考驗,考驗我們自給自足,考驗我們面對自我,考驗我們在萬籟俱寂時,面對自己心靈的能力。當外界無法給你任何反應,你便被迫將目光回歸自身,問自己的心,你還好嗎?

因為你知道,當來到最後,你也是自己一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承擔你的心事,完全明白你。所有人到底都是陌生人。在人生中你必須獨自作出選擇,也獨自承擔後果,人生本就是一個孤獨的旅程。

我們平時在家庭朋友網路的陪伴中懵然不覺,但在旅途上,卻驟然將這真相具體呈現出來。你發覺,孤獨本就是一個常態,只是我們平常不為意,或者以為可以迴避罷了。

當你明白這一點,心底反而會變得安然。因為當你有人陪伴,有人關心,你會更享受,真係與人交流的過程;但當你孤獨一人,你也不會覺得缺少了什麼。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攝於德國一墳場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歐陸行番外篇 1】歐遊隨想


(1) 草地

在歐洲最寫意的事情,是走得累了,隨意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躺下來,先看看藍天白雲,再美美的睡一覺。

攝於巴斯
 
攝於魏瑪

(2) 含苞待放
在歐洲旅行的時候正值春天,所以常見到百花含苞待放,準備盛開。 

攝於柏林蒂爾加滕公園

攝於巴黎

還記得櫻花正開 攝於劍橋

(3) Cloudy
歐洲的天空,大都很清澈,可以見到白雲悠悠的浮在天空,可以分清哪裡是雲,哪裡是天。相對地香港的天空總會有點霧霾,像是塗了一層灰蒙蒙的顏料,把雲朵和天空都搞混了。

在歐洲,我第一次明白到為何陰天叫 cloudy-- 因為天陰陰不是因為霧霾,而是因為雲朵遮住太陽了。
 
攝於倫敦
 
攝於巴黎聖母院

(4) 博物館
這次到歐洲,除了教堂外,參觀得最多的大概是博物館。

博物館選擇展品其實很考功夫。當主題屬於古代時,可供的展品太少,想說的又太多,唯有將任何有關的瓶瓶罐罐,甚至馬桶棺材都展覽出來,再加以圖畫背景描述。

相反如果主題是現代社會,又變成了可供展覽的物品,便要花心思鋪排。
 
旅程中到處都見到的古希臘瓶瓶罐罐

(5) 民族性
常常說,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性格,例如德國人比較認真,英國人比較冷酷,意大利人比較熱情等。

到了歐洲,去過多國,見過不同的人,我對民族性還是在兩可之間。

無疑,人的性格,會隨著歷史文化,社會風俗,甚至天氣氣候而變化。例如意大利長期陽光普照,人們比較熱情也是必然之理。
 
但民族性是否不能逆轉?當然不是。例如東西德當年長期隔絕,人們的性格便會有所不同。而一個英國人長年生活在意大利,也會不經不覺融入當地風俗。
 
所以我很討厭所謂“小農基因”論。因為如果人們相信這個論調,覺得民族性無法逆轉,便會變得犬儒,而無動力改變小氣貪心短視的性格。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歐陸行】結語

這次歐洲之旅,是我第一次長途旅行,也是第一次獨自旅行。在這旅程中我大開眼界,也間接種下了日後出發環遊世界的遠因。

這二十多篇《歐陸行》遊記,雖然日期定在 2016 年,但我其實到 2023 年才寫完。當初從歐洲歸來時,曾經雄心壯志,拍照錄音,打算將自己的感動寫出。但是過了三年,由於種種原因(主要是因為開始上班 lol),仍然遲遲未能動筆。

終於我在 2019 年開始寫,但沒多久又再出發;終於輾轉又過四年,才真正將遊記寫好。這七年間,歐洲經歷了不少變化-- 英國脫歐,巴黎聖母院被焚,歐洲政局也由左到右走了一回。想想也有點感慨。

這不是我第一次到歐洲,也不是最後一次到歐洲。但不知,我還有多少次到歐洲旅行的機會?

整理遊記時,最掛念的還是佛羅倫斯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歐陸行法國篇 3】羅丹


羅丹博物館
這次在歐洲,讓我遇見兩個藝術家,一位是米高安哲羅,一位是羅丹。

米高安哲羅偉大在於,雖然他重視形體的完美,但他更能透過雕像表達人的精神;而羅丹,則直接跳出形似的範疇,直接表現人的靈魂。羅丹就像米高安哲羅的繼承人,在三百年後把他的理念又推高一層。

羅丹在老年時和法國政府協定,把所有作品捐出,以換取晚年衣食無憂。由於這個約定,我們才有幸在一棟博物館裏,看到羅丹所有重要的作品。
 
羅丹生前所住的大屋,現在變成博物館

青年時代
雖說羅丹重視神似,但其實他在年輕時已掌握表現形體的藝術。他的第一套作品名為青銅時代,重現出少年人的胴體。由於雕像和真人比例一模一樣,當時竟引來猜測,他是否用真人來做模。

這對羅丹來說無疑是種侮辱,所以他便造了第二套作品施洗約翰,比例比真人大一點點,這才打破了疑團,也再一次震驚了當時大眾。

青銅時代

施洗約翰

巴爾扎克

羅丹十分敬佩大文豪巴爾扎克.。為了幫他塑像,不惜用七年時間調查他的生活習慣,甚至詢問裁縫他的穿衣細節。

當他的委託人引頸以待,期待一座英明神武的巴爾扎克像時,羅丹的製成品,竟是個衣衫襤褸的胖子。當時他的委託人大驚失色,甚至把作品退貨。但羅丹很有自信,形容是他最出色的作品。果然,直至羅丹死後,人們才了解它的價值。

 
巴爾扎克雕像的神態,讓人想起右邊宋朝梁楷的減筆畫法

同樣衣衫襤褸的加萊義民,講述六個義人為了全城市民而犧牲的故事

地獄之門
羅丹一生與一座未完成的作品結下不解之緣。在他四十歲那年,他接下委託,要雕刻一座但丁神曲裡面的地獄之門。

但羅丹窮一生之力,都未完成這座作品。每次他臨近完成,他便會有新的想法,要繼續修改,甚至不惜把整左雕塑毀掉。但地獄之門,既包含了眾生的七情六慾,人的慾望無窮無盡,又怎可能徹底描繪?
 
不管如何,很多羅丹有名的作品,如吻,如沉思者,其實本來都是地獄之門的一部分。
 
地獄之門

相吻的情侶,本是弟弟和嫂嫂。他們彼此相愛,難捨難離;卻在幽會之時,雙唇緊貼之際被人發現殺死

沉思者
羅丹最有名的作品是沉思者,原來這沉思者就是坐在地獄之門上的但丁本人。

他在俯視受苦眾生,在思索,為何人會有慾望,會犯罪,最終墮入地獄。
 
所以你會看到他右手手肘放在左邊大腿,肌肉繃緊,腳趾痙攣彎曲,身子像是因為感受到苦痛而收縮。
 
但他的手指是張開的,就像他的苦痛其實已成過去,現在只剩下默默的沉思。

地獄之門上的但丁

他在沉思什麼?

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歐陸行法國篇 2】羅浮宮


羅浮宮
在歐洲,走訪最多的不是教堂便是博物館。而博物館中最具規模,最有心思的,是法國的羅浮宮。

博物館還分心思嗎?是的。同是埃及展廳,大英博物館會把文物放得七零八碎,但羅浮宮卻嘗試將類似的展品歸類,嘗試重現古埃及的情景。他們會把木乃伊放在地下室,也會把神像和柱子放在同一個展廳裏,試圖重現一座古埃及神殿。

當然這樣做,也有點四不像的感覺,不過現場感卻大多了。

重現神廟景象

拿破崙曾經攻陷埃及,帶走了很多木乃伊;在羅浮宮則“曬冷”般一行行地展示出來


羅浮宮三寶
游客造訪羅浮宮,有羅浮宮三寶一説,即是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三寶之中,當然蒙娜麗莎最爲有名;不過坦白説,我不覺得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能值得如此名氣,大概也是和市場炒作有關。

相比蒙娜麗莎,我更爲欣賞米羅的維納斯像。這是一尊古希臘時期的雕像,當農夫在田裡找到她時,她已經失去了雙臂;但這缺陷,卻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也讓人更能留意她胴體的委婉美。有時我覺得,她就像大衛像的對讀,一邊代表生命的雄壯,一邊代表生命的陰柔。

蒙羅麗莎,萬頭攢動

米羅的維納斯

 
同樣的,不同角度,也會展現不同形象

勝利女神

羅浮宮的其他寶藏

漢謨拉比法典,是人類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比十誡早大約五百年。法典雕在堅硬的玄武岩上,上面刻有太陽神將法典賜給巴比倫王漢謨拉比的情景。這麼重要的文物,竟然只是輕輕巧巧的用圍欄圍住,大概因為玄武岩很重,想搬也搬不動?

之前在佛羅倫斯看過一些米高安哲羅未完成的雕像,這裡有一個完成品,名為垂死的奴隸

拿破崙加冕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歐陸行法國篇 1】漫步巴黎


人們說巴黎是浪漫之都,也有人說巴黎骯髒混亂。來到巴黎數天,兩者都不太感覺到,只挺享受巴黎陽光明媚,天氣舒爽的氣氛。這次在巴黎,最有印象的是羅浮宮和羅丹博物館,可見後文;其他的感覺,便讓我在這裏分享。

巴黎鐵塔
巴黎鐵塔是巴黎的標志。本來鐵塔單調的鋼鐵模樣,其實與周遭的古典建築格格不入;但不知是否因爲習慣成自然,現在倒覺得巴黎鐵塔無論從什麽角度看都很適合,也成爲巴黎天空的一部分。

 
走近巴黎鐵塔

 
鐵塔上有觀景台,可360度觀賞巴黎景色

塔上日落

夜晚的巴黎,很是熱鬧

 
黑夜中的巴黎鐵塔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跨代工程”,從地基到建成花了二百年。建築師的理念是慢慢起,不用急,用時間來糅合不同時代的理念和建築風格。(附記:在我到訪後三年,聖母院頂部慘遭燒毀,不過大概這也是一個糅合新風格的機會?)

 
聖母院旁邊的雲彩一朵朵的,很是可愛

哥德式其中一個建築特色飛扶壁,在聖母院首創

西面塔樓,曾是巴黎最高建築

聖母院有最美麗的古典玻璃窗

玻璃窗細部(網上圖片)

巴黎種種

巴黎凱旋門,另一巴黎的標志

 
從凱旋門頂部,也可俯瞰巴黎市貌,尤其是鄰近的香榭麗舍大道

 
蒙馬特聖心堂,外形十分特別


 
與英國或德國的粗獷型花園不同,法國的花園全都修剪得很整齊

 
法國人很懂得享受生活。在羅浮宮外,杜樂麗公園的水池旁,放著一張張椅子,讓遊人或坐或臥。

亞歷山大三世大橋,是巴黎最美麗的橋

 
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河流過;巴黎是塞納河

途中有幾天天氣很好,在塞訥河邊散步,和小鴨一同感受陽光,十分宜人

【朗遊世界】日本自駕遊

四月在東京看過櫻花,想不到七月又來到日本。不過這次是和家人來自駕遊。 自從幾年前賣了車,父親對自駕遊期待已久。這次也是父母在疫情後第一次出遊,所以旅行的重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去到最多地方,讓父親能一嘗車癮。 結果我們在九天內去了六個城市,從大阪一路駛回東京。雖然行色匆匆,但當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