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朗遊杏林】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開心嗎?

最近的一次導修課,主題是唐氏綜合症。我們的小組討論了好一會兒,由唐氏綜合症的起因、病徵、治療,最終無可避免談到墮胎的問題。

我身旁的同學悄悄問我:“如果你在產前檢查知道你的胎兒有唐氏綜合症,你會墮胎嗎?”
我回答:“會,因爲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不但智力和動力發展比較遲緩,而且身體器官如心臟、腸胃等都可能會出問題。作爲他的父親,我有責任讓他的生活避免苦難。”
然後同學說:“但是聽説一般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都很開心的(1),他們並不一定認爲自己是在苦難裏面的呀。”

那一刻,我心裏登然一震。對啊,日常見到的唐氏綜合症患者都是笑眯眯的,並沒有什麽煩惱。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又怎樣能假定他們的人生只會是苦難,而不讓他們出生?是不是我貌似理性而大義凜然,其實只不過是自私--因爲最終蒙受最多苦難的可能是我?是我要照顧他起居飲食,是我要看著他飽受欺淩,是我要為他苦惱愁煩……既然是那麽麻煩,不如一開始放棄算了。

然後接著的那一瞬間,無數問題萌生,我的價值觀受到極大挑戰:

我有沒有權利為我人生一切的選擇作決定,尤其當這決定影響他人生命?
一個唐氏綜合症患者會願意誕生嗎?
如果他願意,但此擧會為我帶來極大苦難,我會願意嗎?
如果我逆他的意墮胎,那我算自私嗎?
生命的意義是什麽?是要一輩子滿足快樂,還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即使唐氏綜合症患者快樂,但如果他們找不到人生目標,那他們的人生充實嗎?

一直以來,作爲一個九號仔(2),避免衝突,“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我的人生傾向。當然,由於生活是一個零和遊戲,衝突總不是完全能夠避免;但在我一生中,其實我並沒有遇過像墮胎一樣徹底的衝突-- 我不能像其他衝突般盡量找到彼此的共同點,求同存異;我不能說:“既然大家意見不同,那就各讓一步,生一半好了”;因爲這次選擇只有兩個,不是生,便是死。

那麽,我該怎麽辦?最少有一點我要做到:忠於自己。我有自利傾向,可也有幫助他人的心意。到時該怎麽辦,我不知道;但最少最少,我要忠於自己心中的聲音。


(1) 回家到網上一查,其實唐氏綜合症患者並不會比普通人更開心。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想法感受。但我撫心自問,即使我知道我的人生可能有更大機會不開心,我還是會選擇出生的,因爲結果很難說嘛。
(2) 九型人格中的九號。喜愛和平,害怕衝突。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朗遊舊時】多元世界同學會

有一個學説,指出每當我們要做選擇的時候,世界便會分裂成兩半-- 一半以我們的選擇繼續存在,另一半則以我們放棄了的選擇延續下去。然後隨著我們作出的選擇越來越多,我們的世界也不斷分裂,造出衆多分支。有些人叫這學説“多元/平行世界理論”。

“叮噹”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也是這多元世界理論的愛好者。在叮噹的大長篇裏,他便多次參照了這個理論,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異次元世界-- 喜愛魔法,忘記科學的世界、妖怪橫行,靠大雄打救的世界、鳥兒在真空中飛行,熊貓像皮球般彈來彈去的世界……誰不知在他的《異色短篇集》裏,他將多元世界這個概念拓展得更廣,打造出一個”多元世界同學會“出來。

什麽是“多元世界同學會”?根據故事情節,上了年紀的主角在一次同學會中,見到了在其他多元世界中生活的自己。在衆多自己當中,有些是與主角經歷差不多的,都是一間大公司的總裁;有些則因爲做出選擇的時刻與現在相差太遠,他們與主角的經歷已是大相徑庭-- 有些是小職員,有些是作家,有些甚至是革命家、流浪漢、性罪犯……

異色短篇集,名字很誤導呢XP

看完這故事,令我浮想聯翩。試想像,如果我五十歲的時候也舉辦一次“多元世界同學會”,不知我是什麽人,我又會遇見什麽人?可能我會遇見作家、哲學家、科學家,也可能我會遇見醫學權威、老師、教授,甚至遇見家庭主夫、浪人、謀殺犯(?)……可能我們會分享彼此的戀愛經歷,統計大家的子女人數,或者找出全場最瘦的自己,然後互相捧腹大笑,因爲最瘦的自己也不過如此;可能我們會分享彼此的人生觀,然後發現同樣一個人角度竟然可以那麽不一樣,或者竟然那麽不謀而合;然後我們可能會玩集體遊戲,然後發現每一個自己都是那麽自私無良刻薄,根本不適合互相合作~~XD

最讓我興奮的,是五十歲時無論我踫到什麽樣的自己,現在的我全都能做到。生命充滿了那麽多的可能性,我仿佛能看見自己正站在一個巨型的路牌下,前面充滿歧路,等著我去選擇,等著我去踏出第一步。不知到我五十歲時,當我回首每一個人生交叉點,我會否無悔無憾,深信自己已經出盡全力去選擇?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朗遊光影】優雅的老去:《黃金花大酒店》《黃金花四重奏》

警告:内含劇透,敬請小心。

金盞花大酒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近一連看了兩套電影,分別是《黃金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和《黃金花四重唱》(Quartet)。兩套電影的相同之處,不但都是以“黃金花”為名,不但都是由一班英國老戲骨主演;最重要的是,兩套電影都描述了一班老人,在退休後如何面對自己餘下的人生。

兩套電影中,《大酒店》的劇情比較豐富,講述七個原本住在英國的老人家,因爲各種原因移居到坐落在印度的黃金花大酒店中,而且各有奇遇;《四重唱》的劇情則比較簡單,是一部描述幾位退休音樂家在一所高級老人院内生活的小品。雖然兩套電影的背景完全不同,但其實它們都是在探討同一個命題:我們能夠如何優雅的老去?

這個命題能夠引來兩套電影探討,證明這個社會確實有不少人老得不太優雅-- 他們或者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對錢財斤斤計較;他們或者很需要家人關注,所以常常爲了小事大發脾氣;他們或者害怕失去面子,所以固執得難以置信……這些不太優雅的老人,可能你也曾見識過,甚至可能是你最親的人。可是,難道老去注定會令人難堪,難道老去注定會令人失去魅力?

當然不是。雖然筆者並不是一個老人,但我身邊活得優雅的老人比比皆是。那老得優雅有什麽方法呢?看完電影後我歸納出三個秘訣:

老得優雅的第一個秘訣,是要積極面對失落。有人說,老去就是一個失落的過程:身體機能漸漸退化,記憶漸漸衰退;退休後失去工作,家人也漸漸離去……面對這些失落,難免令人不知所措,戲中的老人也不例外:珍荷頓曾是一位享負盛名的歌唱家,但隨著年華老去,她不敢再次演唱她的首本名曲,害怕她在演唱中會駕馭不了那些高音,破壞她的美好回憶。艾芙琳一生都是個幸福的家庭主婦,依賴她丈夫爲生;但在丈夫死去後她才發現,因爲丈夫的理財不慎她已一無所有-- 沒有財產、沒有生活經驗、沒有可依賴的人,最後惟有流落異地。諾曼孤獨一生,臨到老來想找回逝去的青春,可是時不我予,已經沒有人願意陪他如此輕狂……

面對這些失落,不同人有不同的應付方法。諾曼選擇遠赴印度,希望能在異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珍荷頓選擇迴避演出,但最後在同伴的鼓勵下終於願意重作馮婦,在人前獻唱,贏得衆人熱烈掌聲;艾芙琳則選擇在遲暮之年第一次尋找工作,過著獨立的生活。這些老人面對失落的方法或許各有不同,但態度如一-- 他們都願意積極面對。沒錯,既然種種失落乃是自然規律,與其傷春悲秋,何不勇敢面對?人既然改變不了環境,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最後或能另闖一片天。即使闖不了也不要緊,因爲我們毫無損失-- 到頭來我們還是要面對死亡,我們還是會一無所有,還是會赤裸裸的回歸塵土……積極面對失落,以至面對生命的失落-- 這就是學習優雅地老去的第一課。

如果有人願意積極面對老去的失落,以至積極面對死亡的話,他便能做到老得優雅的第二個秘訣:打破牢籠。當人的年歲漸長,他的習慣和經驗皆會漸漸累積,漸漸凝聚成一股堅不可破的價值觀。有時這些價值可化爲智慧,指引他們人生的方向;但有時這些價值卻會變成一道牢籠,限制著他們的行動。像《四重唱》裏的偉植,明明深愛前妻珍荷頓,但卻因爲記憶中四十年前的一場背叛,令他不敢在四十年後再續前緣;像《大酒店》裏的唐納利夫人,因爲生活背景的影響讓她鄙視任何異國文化,鄙視任何有膚色的人,但這樣的態度卻讓她在印度的生活如坐針氊,進退不得,以至只可透過吃英國原產的餅乾度日。

但如果我們願意積極面對失落,以至積極面對死亡的話,我們便不會任由這些牢籠籠罩住自己的視野,限制著自己的腳步。既然結局已經臨近,我們何不活得更開放,更隨心所欲?由於有這個體悟,偉植最終放開了多年的心結,在舞台上向珍荷頓重新求婚;唐納利夫人也開始欣賞印度人的溫柔和認真,從而贏得當地人的尊重。

在戲中,葛咸的經歷或許最能説明衝破牢籠的重要性。在外人看來,葛咸是個受到高等教育,備受尊敬的大法官;但在他心裏,其實他是一個在少年時被迫與印度愛人活活拆散,然後回到英國接受教育的同性戀者。多年來,由於家人的期望,和世俗的規限,令他被迫履行自己在社會中的職責,做個安分守己的大法官;但當他知道自己罹患心臟病,命不久矣的時候,他毅然放下一切,遠赴印度尋找昔日的情人。最終他成功了:雖然已是滄海桑田,但他仍然能夠與他互訴衷情,最終含笑而逝。如果葛咸沒有正視死亡,他未必能夠漠視衆人的目光,抛開一切去解開纏繞他一生的心結,完成他最後一個願望。

這便是能夠優雅地老去的最後一個秘訣: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實現自己的價值。很多人老去之後都會覺得自己沒有用處:既不能賺錢養家,又沒有能力打理家務,結果常常埋怨自己整天像個廢人般坐在一角毫無貢獻。他們有這些觀念,是因爲他們把中年的崗位代入了老年的生活,結果自然是一場錯配-- 即使老人試圖重拾家務,但最終只會是事倍功半,做得異常吃力。其實,每一個年紀都有自己的崗位,也有其獨特價值-- 老人不能取代青年的青春活潑,青年也不能取代老人的沉穩睿智。如果老人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崗位,那他們便不會覺得自己毫無用處。像《四重唱》裏的偉植,便能運用他豐富的歌唱知識,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讓一班年輕人感受歌劇的美;像《大酒店》裏的唐納利夫人,也能運用她四十年來打理家務的經驗,輔助黃金花酒店的年輕主人經營酒店事務-- 當年輕主人太具理想,計劃得太宏觀的時候,她便能把他拉回到實際條件當中,以免眼高過頂;當了四十年家庭主婦的艾芙琳,雖然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但六十年的人生讓她能駕輕就熟的在印度當英國文化顧問,教導當地人如何體貼地與外國老人相處。

這就是如何優雅老去的秘密:先了解失落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然後趁著自己還有時間,打破習慣和思想帶給自己的限制,努力完成人生目標,實踐老年人的價值。這是一個由消極轉趨積極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 就如同沉穩睿智,可不是年紀大了便能自動錬成的。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朗遊舊時】談妒忌

有沒有想過,妒忌,原來出自感覺到不公平。當某人應得的待遇比自己所應得的待遇高時,我們便會有妒忌的感覺。簡單點來說,如果我們用一條方程式去表達的話,


透過這方程式,我們可以解釋很多現象:

- 我們妒忌人,常常因爲你覺得大家擁有的實力差不多(或你比他更強),而他得到的待遇(如薪酬/讚賞)比你多很多
- 我們不會妒忌真正的強者,因爲他得到的待遇和他擁有的實力相稱
- 我們較會妒忌身邊的人,因爲我們比較了解他們的真正面目和弱點,從而低估了他的實力。例如,你不會妒忌鄰班考第一的王小明,反而會妒忌自己班考第二的好朋友陳小虎,因爲你一方面不清楚王小明的底細,一方面卻看過陳小虎又懶又笨的時候,所以覺得他不配考這個第二。
- 有很多人妒忌別人,是因爲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覺得人人都不如他,卻反而得到更好的待遇,所以感到憤憤不平。

幸好,透過這個方程式,我們也得到一些減少妒忌的方法:

- 多點欣賞別人,了解他的實力。這樣做,我們會覺得他得到的待遇和他所有的實力相稱,從而不會妒忌
- 提升自己,增加自己得到的待遇。當覺得自己的實力真的與待遇不相稱的時候,嘗試去爭取,而不是只會抱怨不公平
- 謙卑下來,嘗試不高估自己的實力,反而覺得自己的待遇已經高出自己的能力,所以不會再要求什麽。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朗遊舊時】借來的人生

有很多人很怕面對死亡。害怕死亡的原因,除了像以前在《人生是個遊樂場》中所說的,人不敢死亡以後的虛無以外,大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從來未有經歷過死亡,而人對未知之事總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懼。人自出生以來,生命就從未離開,也從未消逝過;漸漸地,我們把生命視爲理所當然 (take life for granted)。 所以當我們要面對死亡,當我們要面對生命從我們身上溜走的事實時,我們便會覺得很不習慣,甚至很恐慌-- 就像一對結婚四十年的夫妻,有一天妻子突然向丈夫說要離婚一樣。

可是,爲什麽把生命視爲理所當然,當失去時便覺得憤憤不平呢?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未出生之前,有人跟你說,他現在給你出生的機會,讓你在這世界裏存活八十年,然後回歸到未出生的狀態,你會選出生還是不出生?如果你還是會選出生的話,那麽不妨把你的生命當作就是這般借來的,到期便要歸還。這樣一來,你的生命不但是你所選擇去擁有的,而且死亡也是整個計劃中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即使我們的生命最終要歸還給人,但這也不會阻礙我們去活好自己的人生。試想想,如果有一天你的好朋友把一部很好玩的遊戲機借給你,然後跟你說這部遊戲機要在十天後歸還,這會妨礙你玩遊戲機的興致嗎?不會的,你只會玩得更投入,更盡興,因爲遲些便不能玩了。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把整個人生當作是借來的;當最後要還給人的時候,我們也不會那麽悲傷,憤怒,或者絕望。不但如此,既然連人生也是借來的,那麽人生裏的親人、朋友、財富等其實也是借來的,根本不用那麽認真。或者應該這樣說,就像我們玩遊戲一樣,我們玩的那一刻是應該很認真的,但遊戲的結果根本就不重要-- 因爲他們和我們一樣,終將消逝。

Memento Mori (2018, Vinyl) | Discogs

【朗遊舊時】人生是個遊樂場

人生三大問題

人活在世上,一定或多或少處理三個問題:
一.我活在世上有什麽意義?
二.我要如何面對死亡?
三.我能如何面對苦難?

自人類有文明以來,因應這三個問題曾有多個答案,而它們大多以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根據佛家教導,人死後會墮入輪回,所以其實人仍然存在,只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因此,人活在世上的意義,就是行善積德,看破紅塵,最終能脫離輪回而涅磐成佛。至於如何面對苦難?淨土宗可能會教你唸佛,禪宗則要你自己參透,自行突破。在西方,基督教也有類似的答案。根據基督教教義,神創造人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侍奉祂。人若信神,就能得永生,不用害怕死亡;面對苦難,只要相信神有祂的意思,祂自然會帶領你勝過苦難。

能夠全心全意相信神的人當然很好,因爲他們不需要像無神論者一樣,苦思人生的意義;他們不需要獨自去面對苦難,更不需要面對死亡帶來的那種孤寂和恐懼。可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些人和宗教搭不上綫-- 對於他們來説,去信靠一樣不能完全被觀察、被推斷、甚至被推翻的事是十分危險的。他們過不了自己理智那一關。那麽,他們可以如何面對人生的三大問題呢?

人生本無意義

對於一個無神論者來説,人生是可以了無意義的。人類的存在,本來就是無數偶然踫撞出來的成果-- 地球是一股氣團石塊偶然間聚合而成的星球,上面偶然間擁有水、陸地和大氣,水中的無機物偶然間組成了有機物,有機物偶然間產生了有思想、有感情、有智慧的人類……有人會問,哪會有那麽多偶然?連十億分之一的機會也不知有沒有。沒錯,這些偶然一起出現的機會率的確很低,可能比十億分之一更少;可是,假設茫茫宇宙有一百億個星系的話,在芸芸星系中產生一個這樣的地球,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此一來,我們的存在是可以沒有先驗的(a priori)意義的。我們出生並不是爲了去達成某個目的。我們出生不是爲了報效祖國,也不是為了侍奉某神某人。那麽,既然人生沒有先驗意義,這是否代表人生毫無價值呢?非也。這只是表示,人生的意義,是要由我們自己賦予的這是我們第一個重要的推論。
人生是個遊樂場

那麽對筆者來説,人生的意義是什麽呢?首先我們可以認識到,生命是很奇妙的一回事。我們有機會誕生在地球之上,做那十億分之一的唯一;我們能夠有複雜的結構,有思想感情;最奇妙的,是一班由無機物組成的人類竟然可以創造出偉大的文明-- 我們有哲學思考、有科技結晶、有藝術創作、有語言文化、有風土人情……人類文明豐富到一個地步,是我們窮一生的時間也不能完全體驗的。

人類和人類文明的誕生,並無目的,卻能如此奇妙-- 這就像我們閉著眼睛在紙上亂塗亂畫,卻能畫出梵高的《星夜》一樣-- 這已經是一件奇跡。



那麽,既然我們存在並無一個先驗的目的,卻是如此奇妙,我們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我覺得,我們存在的目的便是盡我們所能去體驗。這就像如果我們被偶然送到美國佛羅里達的迪士尼樂園,看見周圍琳琅滿目的遊戲和攤位,我們會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問:我爲何會到這裡來?,不找到原因便坐在地上不走;相反,我們會到處去玩,飽覽樂園景色,盡情體驗。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既然我們有這個機會來到這個奇妙的世界,我們何不趁此體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細味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品嘗人生中的甜酸苦辣?這就是我對人生的答案。

不過雖然人生是一個遊戲刺激精彩,攤位種類繁多的遊樂場,更重要的是,你只能在裏面玩一天。

死亡與苦難

很多人對死亡總有一股莫名的恐懼。我想,這種恐懼的來源,是因爲當我們死了,我們不但不能留住我們珍惜的事物,我們更失去了肉體;我們不但失去了肉體,更失去了自己的存在(being)。一旦我們不再存在,那就真的什麽也沒有了。即使我們死後世界如常運行,但對我們來説,那只是一片虛無。虛無!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景象。很多人就是因爲恐懼死亡,所以便嘗試蒙蔽自己,説服自己說“死亡還遠呢”,然後勞勞碌碌的過每一天,直至死亡如約來臨。

可是,爲何我們要因死亡後的虛無而恐懼戰兢呢?如果你只能在迪士尼樂園裏玩一天,你會思考一天後會怎麽樣,悲嘆一天的短暫,還是好好把握這一天?弭患重病的人非常愛惜光陰,因爲他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可能只剩下一個月;可是,即使我們還有八十年可活,八十年跟一個月又相差多少?只要死亡仍然是我們的結局,我們的時間就在滴滴答答的倒數,我們的生命也在一分一秒的減少。每當我想到這一點,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特別清新,因爲吸一口就少一口了。

對無神論者來説,死亡是我們的最終結局。不過,認識這一點不但不會令我們絕望,反而是激勵-- 時日已經無多,我們已沒有時間去白白蹉跎!我們正視死亡,卻不會重視死亡。重要的,是在我們死前,我們有沒有好好活過每一天。死亡將臨,請珍惜當下-- 這是我們第二個重要的推論。

同樣的,如果我們認識到人生意義就是體驗,但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話,生老病死,相聚分離苦難對我們來説便不是一個問題-- 因爲透過苦難,我們能體驗到自己悲傷愁煩的情緒;透過反思應對苦難,我們能變得更加成熟。不但如此,由於我們自知時間無多,我們更不會拖延,而是積極地體驗苦難,勝過苦難,令它成爲豐富我們人生的土壤!

以上只是筆者對人生三大問題的一個答案。你或許不同意,你或許覺得人生是一個修羅場,而不是一個遊樂場。但無論如何,請記得我們的兩個重要推論:
一.人生價值,必須由自己尋找,自己賦予,自己實現;

二.人生有限,切勿盲目,切勿拖延!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朗遊書海】悲壯人生:讀《史記》趙武靈王傳

前言
我是一個很喜歡聽故事的人。正因如此,我很喜歡歷史,因爲歷史就是最好的故事。爲什麽呢?因爲一個故事無論作得多麽好,它只是一個人的智慧結晶;但歷史,是由無數智者勇將的智慧交織而成的。

在衆多故事中,我最喜歡聽一個人說故事,這個人叫司馬遷。司馬遷寫的史記,文筆優美,卻又氣勢萬鈞,常常令我讀得喘不過氣來。不是說笑,這裡就跟大家說一個令我驚嘆萬分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代趙國的王,他在中學的歷史書中也會出現,因爲他以胡服騎射聞名於世。可是,他的事跡卻絕不止提倡胡服騎射那麽簡單。

背景
趙國是戰國七雄中,相對弱小的國家。相對於秦、楚、齊等傳統大國,她只有幾十年歷史,面積也比人家細很多。不但如此,如果你看看以下地圖,你會發現趙國不但被秦國、燕國等包圍,北方也有樓煩、林胡等外族,國土中間還有一個中山國。所以我們可以說,趙國歷史短暫,失了天時;強敵包圍,失了地利;趙武靈王,就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誕生。


趙國的弱小,還可見諸於鄰國對她的態度上。趙武靈王的父親死時,他只有十四歲;史記中記載,當其時戰國其餘六個國家的國王各領精兵一萬人參加喪禮。帶精兵一萬人來幹什麽?很明顯這些國王不是來弔喪,卻是來“踩場”的。大家可以想像當時的畫面: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望著這些心懷不軌的世叔伯,望望他們身後那些殺氣騰騰的軍隊,再望著他那蒼白的死去的父親……

少年
一個年未弱冠的少年,帶領著一個弱少的國家,趙武靈王能幹什麽呢?他只能忍,白白看著鄰國試圖瓜分他的國土。在他即位第九年,趙軍被秦軍打敗,殺死了八萬人;同年,齊軍在趙國東面打敗了趙軍。第十年,秦軍攻佔了趙國兩座城池,十三年又再攻佔一座,俘虜了駐守的將軍。

雖然面臨如此弱勢,但趙武靈王也沒有閒著。在他執政後,他問候了大臣,每月給老臣子們送禮物。他建造了高臺,試圖窺探齊國、中山國的環境。不但如此,其間還有一件事很突出-- 在他即位第八年,各國國君陸續稱王,趙武靈王(當時不是王)卻不肯,說:“沒有稱王的實力,要個虛名有什麽用?”這可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品德:試問世上有多少青年,能夠不因爲一個虛名而沾沾自喜,反而有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不過,我想趙武靈王也會疑惑,難道弱小就是趙國的命運?難道天時地利永遠都不眷顧趙國,難道他從父親繼承下來的國土就這樣被慢慢蠶食?他能從哪裏尋找突破?


胡服騎射
趙國國君趙武靈王年輕繼位,他對此頹勢根本無能爲力,唯有默默等待。等待什麽呢?一個能夠扭轉天時地利的機會。

可是趙武靈王等了差不多二十年,國際間的形勢卻沒有怎麽改變-- 既沒有什麽亂局,也沒有什麽大國突然敗亡。趙武靈王明白了-- 與其等待環境變化,不如由我去改變這個環境。終於,他下了實行胡服騎射這個決定。

說了這麽久,到底什麽是胡服騎射呢?原來在趙武靈王的時代,中國人打仗是不會騎馬,也不會穿盔甲的。那時流行的中原時尚,是士兵們穿著濶袍大袖的“戰衣”,站在馬車上打。可是,由於當時戰車的技術也不是那麽先進,所以記載中有不少戰役都是因爲國君的馬車倒了而被迫認輸。而胡服騎射,就是改變這個習慣,學習外族的風俗,騎在馬上,穿著盔甲(和褲子)戰鬥。

可是,雖然這個改變在今天我們的眼中並沒有什麽特別,在當時要推行可是艱險重重。第一,要貿貿然改變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風俗,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皆因有不少人已經養成慣性,也未必意識到改變的需要。第二,要一個中原國家效法外族的習慣更是難上加難-- 我堂堂中原泱泱大國,爲何要學你蠻子風俗?這情況,就像現在要中國去學吉爾吉斯的採礦技術一樣,根本沒有人會支持。

故此,當趙武靈王第一次在大會群臣時提出胡服騎射的主張時,眾臣中竟然只有一個人贊成。這可如何是好呢?趙武靈王惟有立刻向先王的一些老臣子求救。老臣子答他說,愚蠢的人對已經達成的事情還看不懂,而智者在事情發生前已經預見到了。他還有什麽疑慮的呢?老臣子的話堅定了趙武靈王的決心。

推行政策
可是,趙武靈王的決心雖然堅定,他還是未得到大衆的支持。爲了達成這點,他得按部就班的做。

首先,他要説服他的親族,尤其是他的叔叔。當他的叔叔勸他不要背離中原沿用了數百年的習俗時,他對叔叔說:“禮儀是爲了方便做事而制定的,當客觀形勢變化了,國家禮儀也要隨著變化。如今叔叔說的是習俗,而我所說的是駕馭習俗。唯有胡服騎射,才能扭轉趙國的命運,完成先人的遺願。”這番話説服了他的叔叔,更感動了我。即使是今天,又有多少人明白因時制宜,習慣需要隨著客觀形勢改變的道理?更何況趙武靈王是二千多年前的人。

説服了親族後,趙武靈王便開始説服臣子的工作。當臣子們提出過去的制度比較妥當時,他說:“每一個朝代都各有風俗,每一個帝王都有自己的一套習慣。一般的習俗只能限制一般的百姓,有才能的人卻與改革同步。”這番話説服了他的臣子,趙國便開始了胡服騎射的計劃。

這一年,是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三十三歲。由他十四歲繼位,到三十三歲推行胡服騎射,他足足等待了十九年。

接下來在史記上的,便是一連串趙國克敵制勝,攻佔四方的記錄。可是我對這些勝利卻沒有什麽感覺,因爲這是胡服騎射後的必然結果。我欣賞趙武靈王的,是他有超越二千年的眼光,有推行這些政策的勇氣,和推行成功的手段。綜觀中國歷史,可真沒有多少人能把這三點全都做到。

讓位入秦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八年,他把王位傳給了二兒子。爲何他那麽大膽願意下放權力呢?史書記著說,他傳位以後,自己身穿胡服,帶領著軍隊四處開拓領地;想來他願意傳位,是因爲他到底是一個戰將,不習慣宮廷裏的政治鬥爭之故。可是,他希望脫離政治,卻不代表他可以不管政治。作爲一國之君,他該知道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卻非開端。這種對政治的冷感,埋下了趙武靈王之死的伏筆。

接著,趙武靈王做了一件非常驚險的事。話説趙國在推行胡服騎射後,國勢大增,足以與當時最強的國家秦國匹敵,所以趙武靈王也起了攻擊秦國的念頭。爲了更理解秦國的地勢和秦王的爲人,他化身使者,親身入秦,四圍窺探。秦王一開始其實不知道這趙國使者就是趙武靈王的,只覺得他相貌非凡,不是一般臣子模樣;可是當他發現原來趙武靈王的真正身份時,趙武靈王已經飛馬出關,逃個無影無蹤了。這次事件,不但代表趙武靈王有這麽的勇氣,願意親身窺探敵人國情;更重要的是,他有這個智慧去躲避敵人的追捕。如果他不幸被秦王捉掉,那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

翌年,趙武靈王到了北方邊境巡視,巧遇其中一個外族-- 樓煩的王。史記在這裡的記載非常短,只說他與樓煩王相會於黃河邊,然後取得了樓煩軍隊的調動權。雖然記載簡短,但我們可以想象,在黃河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雖然當時趙國國勢大增,但趙武靈王究竟要經過多少努力,經過多少番折衝樽俎,才能成功令樓煩王願意將一國之本讓給他。

一生污點
自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起,至今已有十年。在這十年間,不但趙國國勢如日中天,趙武靈王自己也是在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 推行胡服騎射,證明他有見識,有毅力;親探秦國敵情,證明他有膽色,更有智慧;不費一兵一卒而取得外族軍隊調動權,更證明他聲震外族,口才了得。可是,趙武靈王最終也是一個凡人,他也有自己的弱點;而這弱點,足以置他於死命。

那麽此污點是什麽呢?就是他在確立繼承人一事上猶豫不決。原來趙武靈王有兩個兒子,二兒子是愛妃所生,所以比較痛惜,也將王位傳了給他。可是,趙武靈王明知大兒子不滿意這個安排,卻給他相當大的權力,甚至想將趙國一分爲二,傳給兩個兒子。可是,一開始因爲寵幸愛妃而把王位封給小兒子已是不當,封了以後再反悔,甚至加強大兒子的勢力更是大大不當。正因爲這樣搖擺不定,趙武靈王竟然最後不得好死。

沙丘之變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四十五歲。這年是他傳位給二兒子後第四年,趙國國泰民安,清平無事。 趙武靈王唯一在意的,是他的大兒子竟然屈居弟弟之下。本來,正是趙武靈王自己把大兒子罷免,決定把王位傳給二兒子的;但他現在看到哥哥竟然要給弟弟朝拜,又覺得有點於心不忍,便想把趙國一分爲二,以示公平。

雖然這主意還未達成,但他大兒子的勢力卻已越來越大,野心也隨之膨脹。終於有一天,趙武靈王與國王兒子到沙丘遊玩,各住在一所宮殿裏;大兒子聽到這個消息,便假傳父旨,計劃藉詞叫國王弟弟去找爸爸,在途中把他殺掉。誰不知弟弟沒上這個當,結果便兩兄弟打了起來。本來弟弟是不夠打的,因爲他是去玩,又不是像哥哥般準備好要謀反;可是打到中途,趙武靈王的叔叔(也就是他的叔公)知道了消息,也急忙從首都領兵過來增援,結果戰況逆轉,哥哥不夠打了,便急忙走到爸爸的宮殿處避難。爸爸一向心痛這個大兒子,便收容了他,誰不知惹出禍來。什麽禍呢?原來弟弟的援軍追逐著哥哥不放,追到爸爸的宮殿來,便把宮殿包圍了,要求趙武靈王交出哥哥來。爸爸一開始當然不肯交,但後來援軍包圍甚急,便被迫放走哥哥。誰不知不放則已,放了以後援軍包圍得更厲害。爲什麽呢?原來領兵的首領盤算,他現在帶兵包圍了前國君的宮殿,可是殺頭的大罪!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繼續包圍,叫趙武靈王走不了,以後國君念著他救駕的功勞,後果反而沒有那麽嚴重。

結果,那援軍(還是叛軍?)的首領便繼續包圍趙武靈王的宮殿,還要脅宮殿内的奴僕侍婢快快出來,否則殺頭不賠。宮内的奴僕侍婢們珍惜自己的頭顱,當然閃電般走出來了,只剩下趙武靈王一個在空蕩蕩的宮殿裏,出又出不得,留在裏面又沒食物。叛軍包圍了整整三個月,趙武靈王餓得連鳥窩裏的雛鳥也挖來吃了,終於活活餓死在宮殿裏面。可憐趙武靈王一世英名,躲得過戰場上的箭矢,避得了敵人的追捕,卻逃不了自己人的包圍……

結語
曾經聽過一個説法,說中國沒有像古希臘神話中像赫拉克勒斯 (Hercules) 或赫克托 (Hector) 那樣的悲劇英雄,我看倒不然,因爲趙武靈王絕對比他們悲劇得多,也英雄得多。趙武靈王的英武不用多說了,我只是想補充一點,就是他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勇夫,而是一個有見識,有膽識,更有智慧的大將。可是,他一生的光輝事跡,卻令他最後的結局顯得更爲悲劇。趙武靈王的悲劇,不是全因爲他最後被活活餓死,而是他躲不過自己的性格缺陷,最後招來橫禍。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如果你被別人陷害,或是生不逢時,你還可以把怨天尤人;可趙武靈王的結局卻是完全從自己的缺陷來的,與別人完全無干。那他的缺陷究竟是什麽呢?就是他終究只是一個大將,卻不是一個政治家。本來以他的眼界和策略,他被稱爲政治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少比現在那些“自稱”的更加貼切。可是,他卻沒有一個政治家所應有的權術和操縱別人心理的能力,也常常錯估形勢。當他還是一國之君時,只因爲寵幸妃子,而立二兒子為世子,這已是不智;在自己還有心有力時為了能親自征討而把王位交給兒子,這更是不智中的不智。不但如此,他下放了權力還繼續干預朝政,甚至打算把趙國一分爲二,這可是無可倫比的錯誤-- 不但令被貶的大兒子野心勃勃,陰謀做反;連二兒子也會暗自嘀咕,抱怨父親沒事找事。正是這一連串的不智舉動,種下了兄弟相殘的禍根,也埋下了自己被活活餓死宮中的伏筆。


在中國歷史上,常常有很多錯配的帝王,例如應作詩人的李後主,和該作木匠的元順帝。可是,趙武靈王卻正正生在最適合他的位置上-- 如果他不是國王,他絕對不能完成胡服騎射的理想。可是,正因爲這帝王之位,令他的缺陷被漸漸顯露過來,最後權力更把他反噬。讀到這裡,我也不禁掩卷嘆息。套句現代的話說,“如果命運能選擇”,如果他知道國王的位置雖然能實現他的理想,但卻也會打碎他的家庭,甚至取去他的性命,他還會選擇當國君的道路嗎?

當然,從大歷史的角度看,趙武靈王是怎樣死的絕對與我們無干,而且他也不是死狀最慘的一個(想想齊桓公);但他推行胡服騎射的決定,卻絕對影響了中國歷史,甚至也影響了我們每一個(沒有他我們穿不穿褲子還是未知之數)。怎樣說呢?很多人常說歷史沒用,至少也很沒趣;希望各位看了趙武靈王這幾篇之後,能有一些另外的看法。

【朗遊舊時】立體革命

小時候,筆者常常很羡慕那些魔術師,能從空無一物的百寶箱中變出各色各樣的物件來。雖然我長大後才知道,魔術師玩弄的只是戲法,箱子裏原來都是有東西的,但原來擁有一個能憑空變出各種東西來的百寶箱已不再是夢想,因爲現在我們有了立體印刷。

立體印刷採用的方法,其實我們一點也不會感到陌生。平常的打印機,是把油墨噴灑在紙上,造成平面的圖像;而立體印刷採用的方法,則是讓打印機噴出膠粒(或其他物質),一層層的叠成一個立體的物件。由於立體印刷的原理非常簡單,所以理論上它可以用來打印出任何一項事物-- 由製作設計公司常常使用的模具,到機場裏飛機的配件;從打印最簡單的家居用具,到最複雜的人體器官,立體印刷無不勝任。不但如此,立體印刷還有其獨特的好處。以打印人體器官為例,以往在移植器官時,我們不但需要考慮器官的形狀是否與接受者符合,更須避免各種的排斥作用;現在透過打印器官,我們不但能度身訂造的為接受者設計出形狀最適合的器官,更可以設計者自己的細胞作原料,從而解決一切的排斥現象。

不但如此,立體印刷不僅已經進入各行各業,原來也早已進入家居。在美國,那裏已經有一些售賣立體打印機的專門店,一部立體打印機只售二千美元。顧客可以怎樣打印出想要的東西呢?方法有兩個。第一,他們可以把想打印的東西,例如一個杯子,放進機器裏用紅外綫掃描,然後機器便能打印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第二個方法更神奇,用家只要從電腦裏下載物件的草圖,便可透過機器直接打印。這就如同我們現在可以從網上下載圖片和音樂一樣,只是下載的對象變成了一件實體罷了。可以預見,繼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後,很快我們就會有3D printing store,讓用家或免費,或付費地下載各色各樣的草圖,然後打印出心儀物件。

可是,有一點筆者想指出,就是立體印刷帶來的影響,未必如我們想象中那麽理想。早前在同一個星期裏,報紙報道了兩宗新聞:第一宗是關於外國有醫生,透過立體印刷技術打印了一副氣管,讓一名天生有氣管缺陷的嬰兒重新呼吸;另一宗卻沒有那麽正面,講述美國有人用立體印刷技術打印了一根可發射的槍械;不但如此,美國現在並沒有法律管制“打印”槍械,理論上人民可以自由製造槍械而不受監管,發生意外也難以追溯。讀著這些新聞,我突然驚覺,人類又發明了一項像核能一樣的技術-- 一對既能帶來無數利益,卻又能帶來破壞的雙生兒。

根據我的預測,立體印刷將會繼工業革命、資訊革命後,成爲最新的一輪革命。它的風潮已經勢不可擋,而且也將普及至你和我家的每一角落。根據新聞報道,松下電器將利用立體印刷技術大量生産電器,美國太空總署也計劃在宇宙中打印出太空船;可是亦有報道指出,恐怖分子可能透過立體印刷技術生産大量武器,造成新一波的恐襲浪潮。正如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立體印刷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仍是未知之數。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一個速度,是人類傳統上所依賴的監管制度(例如法律)所不能控制的。能否妥善的利用這些技術,全靠人類自己的理性和道德倫理,去做出最恰當的選擇。至於如何能提升人類的理性和道德?這正是筆者一向以來最常思考的問題,希望有生之年能找到答案!

延伸資料:
中國3D印坊:http://www.3dpys.com/
一宗有關3D printing的專題報道:http://www.youtube.com/watch?v=G0EJmBoLq-g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朗遊書海】讀神話

在印度神話裏,智慧之神名叫甘尼薩。甘尼薩是個象神,象頭人身,而且右邊的象牙斷了一截。爲什麽會斷了的呢?在傳説中,仙人要傳講史詩《摩訶婆羅多》,甘尼薩連忙趕來用神筆把這史詩抄寫下來。可是《摩訶婆羅多》實在是太長了,甘尼薩不眠不休的抄寫了四十個晝夜,連神筆也寫斷了,史詩還是沒有講完;最後象頭神把心一橫,“啪”一聲把右邊的象牙折斷了,沾了墨水繼續抄寫。全靠這樣,《摩訶婆羅多》最後才能傳之於世,直至今日,是人類史上三大最長史詩之一。

Dancing Ganesha, Mottled red sandstone, India (Madhya Pradesh); Kalacuri


有人說,如果要了解一個民族,必先從她的神話開始。因爲即使是同一事物的守護神,也會由於民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情,不同的經歷,從而體現出該民族對事物的看法。從甘尼薩的經歷,我們可看出印度民族對智慧承傳無比重視,重視得連智慧之神自己,也要犧牲一根象牙來把史詩傳承下去。

有趣的是,類似的事跡我們也可在北歐神話裏看到。北歐神話的主神是奧丁,他不但是戰神和風暴之神,同時也是智慧之神。在傳説裏,他爲了獲得智慧,不惜用一隻眼睛來換取喝一口智慧之泉的機會;另有一次他把自己倒吊在世界之樹上,從而發現文字。

Odin hangs on the great tree | Runas nórdicas, Mitologia nordica ...

上述兩個例子,説明對印度和北歐兩個民族來説,智慧是要透過犧牲,透過經歷來換取的。相對來説,希臘神話裏的智慧之神雅典娜便無趣得多了-- 雅典娜好像生來便充滿聰明智慧,從來也不需要努力,也沒有成長的餘地。不但如此,她更常常參與一些無聊的活動,例如和凡間女子比賽紡織,輸了便把對手變成蜘蛛,以大欺小,好不要臉。我常常奇怪,希臘文化明明出產了無數智者,但她的智慧之神如此乏味;現在想來,這可能是因爲這些智者太有智慧,不屑把想法寄托在神明裏頭之故吧。

有趣的是,中國是沒有智慧之神的。我們有文昌星君,主管考試;有純陽道君,專責託夢,但中國神話裏沒有智慧的代表。爲什麽呢?難道我們現實中已有“大成先師”,所以不需智慧神祇?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朗遊舊時】母女



女兒醒來,看見母親有點花白的頭髮,問道:
“媽媽,你一向也有白頭髮的嗎?”
母親也醒來了,矇矇矓矓的說:
“才不是,你媽媽我年輕時那頭黑髮可不知多漂亮!”
“那麽爲什麽你現在有白頭髮?”
“哦,那是因爲我跟天神許願。每當一個願望成真,媽媽便會多一根白頭發了。”
“那媽媽,你許了些什麽願?”
“也沒有什麽特別的願望啊,你長大些才告訴你。”母親笑說。
女兒滿意了,眼皮漸漸沉重,重新進入夢鄉。

望著酣睡的女兒,母親不由得想起向天神許願的那一天--
“神啊,
求您保守我的女兒健康長大;
保守她快樂成長。
保守她免遭患難,
賜給她一顆溫柔的心……”
想到這裡,母親不由得輕輕微笑。她心想,爲了懷裏的這團心頭肉,一頭白髮又算得上什麽呢?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朗遊舊時】她走了

我工人今天走了。

她六年前來的時候空手而來,六年后也是空手而去,只得到幾張弟弟的畢業證書。但這又與她何干呢?她來的時候是二十四,現在已是三十;她在我家度過了最青春的幾年。在她的家鄉,六年的時間已足夠她嫁人生子,組織家庭;但在這裡,只有日復一日的家務,和對家人無盡的思念。不知她有沒有後悔,在我家白白花了幾年,但我希望,當她從相片中看見她弟弟們畢業時的笑顔,她會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她很喜歡整潔,喜歡的程度比我一家還甚。當我們把東西亂放的時候,是她把東西逐一執拾;當我們爲了好玩把廚房弄得一團糟的時候,是她把廚房回歸原狀。每當我想到她在我家默默耕耘,得到的酬勞比我工作兩天的還少的時候,心裏不禁有點内疚感。

她的身體有時不是太好,常常會腰痛;但她又不捨得花錢看醫生,唯有找我這個卡啦囌問問。她常擔心她的腰痛來自腎臟,或者闌尾炎;我也不是太曉得的,唯有幫她找medscape,嘗試做diagnosis。不過也不是很有用,我最後惟有很有信心的告訴她那維持了數個月的痛楚不是來自闌尾炎,而且促請她儘快延醫救治。但我想,她也是不會聼的了,唯有在這裡祝福她身體健康。

她很喜愛讀書,常常自誇說我放在書架上的英文書都給她看完了,還催促我借些新書來給她看。有趣的是,有時她連書名也不知道,只知道書的封面有一隻大蠍子。我說,沒有書名怎麽借呢?她說,那隻蠍子是很明顯的,我一看見便能立即認出。不過到最後我也沒有給她借,到現在也不知那本有隻大蠍子的是什麽書,感覺有點可憐。

除了看書,她也很喜歡寫作,常常拿些大作給我看。我一看,文理不通,唯有給她上英文課。她聼我解説的時候很專心,沒有她平時吱吱咋咋的神態。當我解釋完this和that之間的分別,她恍然大悟,而且以後也沒有弄錯。我有時會想,像她那般珍惜知識的人,如果有機會讀大學,會有什麽樣的成就?但願她日後,仍然會珍惜知識,珍惜書本,珍惜從這裡擴濶了的眼界。

她是個基督徒,常常與我討論聖經的問題。有一次我煩不勝煩,借了一本英文的啓導本聖經給她,她如獲至寶的歡喜。有時在空閒時,我也會見到她在津津有味的讀經,而且在上面寫滿了筆記。她雖然到現在也仍然認爲三位一體指的是三個神,但我相信,她是我家最虔誠的人。當我彈琴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彈到我認爲很美妙的蕭邦小夜曲,但她不會有什麽反應;反而是當我彈到一些很簡單的詩歌時,她卻會被吸引過來,與我一起唱。Give thanks 是她最喜愛的一首歌,或者她的歌喉不是太好,但我不會忘記她唱到"Give thanks, with a grateful heart"時那滿足的神情。

有人說,我們都是別人人生旅途中的旅客,總會有離別的一天。現在她走了,從此在我的人生中消失。但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連好好説聲再見也做不到。我父母一向是採取多給一個月薪金即時解雇的策略的,致使今天早上當她為我關門的時候,我心知這是我見她最後一面了,也不能有什麽表示。我唯一能做的,是前幾天寫了一封信,叮囑我父親今天解雇時一定要給她。但這又能如何減輕我的思念呢?今天天那麽黑,雨那麽大,她小小的個子提著一個重甸甸的行李箱,又能到哪裏去呢?

別了,Jovel Bataga。願你以後每天都擁抱喜樂,感恩,和希望!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朗遊舊時】活在人間的餓鬼

佛教中有六道輪回的説法,描述世間衆生會因報應在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六道間輪回。 其中生活在餓鬼道的餓鬼,一生都會受到飢餓的折磨-- 即使它們得到供奉,到了口的食物都會變成糞土或火焰,使其不能下嚥。

早前聽到一個説法,很有意思。它說,餓鬼道其實不是在地獄,卻是在人間。請看以下故事:


從前有一個婆婆,早年丈夫經營有道,積下好些家產。丈夫死後,她獨力養大數個兒女,最後子女都事業有成,各自成家立室。每逢周末,他們都會帶同孫子們到她銅鑼灣的大屋裏聚聚,一家樂也融融。

可是,當婆婆老去,她卻開始變得有點神經質。因爲一些誤會,令她總覺得子女如此熱心探望她,不是出於關心,卻是爲了爭取她的家產。此念一長,婆婆便開始對家人有點閒言閒語:“哎呀大醫生,那麽忙也來探望我,辛苦了!”“你最近那麽勤力來找我,是不是有所求……?”

家人初時聽到這些説話,都不以爲意;但日子久了,他們開始感到有些困擾。他們想找老母親談談,但婆婆變本加厲:“不用談了,我走了便什麽都是你們的了!”一開始的無奈,漸漸變成厭惡;婆婆的惡言惡語,令周末的大宅漸漸變得門可羅雀。

寂寞的老婆婆,唯有到處找人吐苦水,數盡這些不孝子女的不是。“我老了,無人理會啦!”“他們只顧著謀我家產,我一說不給便全走光了……”旁聽的遠方親戚一邊迎合地點頭苦笑,一邊享用著眼前免費又精美的茶點,想著如何找個理由早些離開。

故事裏的婆婆,正正活在餓鬼道裏。家人的好意,在她眼中都是糞土;家人的關懷,在她眼中都化爲貪婪的火焰。她渴望溫情,卻無福消受;她得到關愛,卻親手把它們送走。到最後,她一無所有,只剩下空蕩蕩的大屋,一邊望著桌上精美的點心,一邊喊:“餓,餓,餓!”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朗遊舊時】胡適爲人

最近讀董橋《英華浮沉錄》,提到胡適爲人:“胡先生看到別人的成功,他能高興得手舞足蹈;他看到旁人的失敗,他就援救不遑。”“魯迅生前罵胡適罵得不留餘地,死後胡適不容許人發動對魯迅的總攻擊,還說魯迅的作品是高質量的著作……”

我不清楚胡適,僅知道他是五四運動的發起人,也是杜威實用主義的繼承者。但從董橋的著述看,他的爲人簡直令我五體投地。這個世界上“憎人富貴厭人貧”的人太多,能夠欣賞別人成就的人很少,遑論爲了別人成就高興得手舞足蹈了。這樣做,不但需要強大的自信,更需要一顆赤子之心。唯有擁有強大的自信,才能令自己不與人比較;惟有擁有一顆單純的愛心,才能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

“有教養的風度和公道的言行是最可貴的品德。”這個世界有太多人空有才情,卻只會用華麗的筆觸含血噴人;這個世界也有太多人看似受萬人讚頌,其實只是個鄉愿,做事圓滑,不敢是其是,非其非。董橋先生在結語中描述“幾十年來讀遍胡適的文章,看到的是一位永遠講真話的人,永遠有教養的人。他的學術研究存在著不少偏見和盲點;他的政治生涯流露出一點“哈姆雷特”的優柔;可是他總是堂堂正正面對自己的信仰和別人的權利。”這種人性的光輝就像司馬遷所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

後記:翻查維基百科,説到於1938年,胡適被派出任中國駐美大使。消息傳到日本後,日本內閣倍感壓力;當時日本國内社會輿論發起建議應該派三個人--一個文學專家、一個經濟專家、還有一個雄辯家--同時出任日本駐美大使才可以抑制住胡適的能力。我還可以說什麽呢?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朗遊舊時】鉅記成功三部曲

前言

前幾天到澳門旅遊,赫見鉅記已連續十年雄霸澳門手信銷量第一的寶座,市佔率更高達七成。筆者心中驚詫,不竟澳門餅鋪甚多,歷史悠久者亦不少;鉅記能夠穩居第一,定有其過人之處。經過一番思索查探後,筆者歸納出鉅記的成功三部曲,也不得不讚鉅記老闆的慧眼心機。事先聲明,筆者在鉅記試吃了不少杏仁餅,所謂雞髀打人牙骹軟,如行文未能中立持平,原是正常之事。

第一部:名人背書
鉅記成功的第一步,是找來蔡瀾拍廣告。

在這以前,澳門手信界並不流行利用大眾傳媒營銷,最出名的也只有嘴香園找solar大唱“嘴香園,嘴香園,買手信,買手信……”而已。嘴香園是一間有七十多年歷史的老字號,所以它並不需要特別推廣自己產品,反正誰都知道嘴香園最出名的就是杏仁餅;但鉅記不同,籍籍無名的它在1997年才開設第一間店鋪。所以,它不但需要一個名人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需一個食家來肯定自己的質素,讓人們放棄去嘴香園,轉而光顧。什麽人才能達到這個目的?蔡瀾。蔡瀾不但在澳門遊客的來源地--香港、國内和東南亞--知名度都很高,而且大衆對他的食物鑒賞力也有一定的信心。當然,這也需要鉅記的產品有一定的質素,才能成功邀得蔡瀾的推廣,和避免客人來到大失所望的危機。

第二部:密集營銷
如果你來到大三巴附近,你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景象:在同一條街道上,竟然開了四間鉅記!不但如此,如果你進去一看,你會發現店内不但人頭湧湧,而且貨品貴得驚人-- 一盒杏仁餅要五十三塊,而一盒蛋捲更標價一百二十一大元!相比隔壁手信鋪杏仁餅只需二十塊一盒,鉅記的質素並非特別出衆。很明顯的,鉅記貨品如此昂貴的價錢,並非因爲味道特別好,而是爲了補貼讓人試吃的費用。說起試吃,這又是鉅記帶起的風潮-- 而他們也不是象徵式的讓人試試味,而是整塊整塊的任人品嘗。這種手法不但提升了人們對鉅記的好感,也能提高營銷:如果你試吃了很多,你也不會厚面皮的兩手空空便走吧。誰不知,你買這些天價產品的多餘費用,正是用來補貼你剛才所試吃的開支。如此一加一減,鉅記不但沒有損失,反而還有收穫-- 它確保了客源。

不但如此,如此密集的開店也有它的用意-- 在衆多競爭對手下,唯有多開幾間店鋪,才能保證遊客不會錯過了;而且比敵人多開幾間,也有插旗立威的作用。鉅記就是瞄準了大部分遊客到澳門只會去大三巴的習慣,所以才會在大三巴附近密集的開鋪。這樣一來,前後兩部策略互相協力:遊客從蔡瀾的口中大都知道鉅記的存在,而當他們去澳門時又一定會看到鉅記的蹤影;鉅記慷慨的任人試吃讓他們忍不住進去試試,而試得多了又不好意思不買幾盒,買了幾盒後自然滿頸都是血的走出來……如此一套二縱三連橫,遊客自然成了水魚,不得不大破慳囊了。

第三部:多買磚頭
但問題來了:如果鉅記維持這樣的天價,和如此密集的位置,遲早一天它會因爲競爭力比其他店鋪低下和内耗而失敗。如果有一天,遊客學乖了,只到鉅記試吃而到其他店鋪買手信;或如果有一天,遊客因爲内地開放賭博而不來澳門了,那麽鉅記將因爲如此密集式的營銷而首先敗下陣來。當遊客的數量不再能支持全部店鋪同時運作,那鉅記的天價和免費試吃將會成爲它的致命缺點。換句話說,鉅記是在兵行險著,冒著長期營運失敗的危險來賺取短期的利益。這是我在澳門時的觀點。

但我錯了。回到香港後上網一查,我才知道原來鉅記七成的鋪位都是自置的。這是多麽聰明的做法!從最近利苑麵家倒閉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無論你經營了多少年,還是你是多麽有名,只要鋪位不是你的,只要業主瘋狂加租便足以將你一擊斃命。相反,只要你擁有自己的鋪位,即使你生意做不住了,你也可以把它出租以謀取暴利。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解釋爲何鉅記會如此大膽的開天殺價,而且在同一條街連開四間店鋪:它是要趁自由行的契機,把利潤最大化以買下更多鋪位留待後用!它就是看準大三巴永遠都是遊人必去的景點,鄰近的位置永遠都是旺地,所以把四周的鋪位買下來,即使日後做不住了,也能透過租金繼續賺取盈利。一言而蔽之,請蔡瀾、開天價、任人吃等,統統只是伏筆;買磚頭,才是鉅記的真正目標。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朗遊舊時】善有善報?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有一個很著名的疑問: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大意是,既然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爲什麽伯夷,叔齊等大善人竟然會活活餓死?顏淵是孔子最好學的弟子,爲什麽他最後會貧困交逼,英年早逝?盜蹠是當時最殘忍的盜賊,最愛把人活生生殺掉,拿他們的肝出來切片吃,爲什麽他能夠橫行天下,最後得以善終?到底有沒有天理?

爲什麽好人會受苦,壞人反而可以有好結局?這不僅是司馬遷的問題,也是約伯在爐灰中痛苦的呐喊,更是我們每一個當看到壞人當權,好人遭殃時的質詢和嘆息。沒錯,中國傳統智慧說“種善因,得善果”,但我們見過太多的反例子;沒錯,聖經叫我們靜候上帝審判,但不信的人根本等不到那一天。“殺人放火金腰帶,鋪橋修路無屍骸”……這些現象令太多人灰心,甚至墮落。

不過,這些人根本就不需要灰心,因爲根本就沒有“善有善報”這回事。“善有善報”這句話,其實包含了一個假設:我種下的因,必然會引致我收取同樣的果子。問題就出在“必然”身上-- 如果我們假設這個世界是偶然誕生,那根本就沒有一個全知全善全能的審判者去執行這句話;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實在可以見到太多例子推翻這句話的必然性。“善行必然有善報”這句話,只能説是人類的美好願望,卻不是事實;否則自古至今也不會有那麽多人慨嘆這個願望的落空了。

不過,即使善行並不必然帶來善報,也不代表我們要放棄行善。原因有三:
第一,人是有同情心的動物。如果我幫助人,他開心之餘我也開心。
第二,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今天我幫助了他,明天他幫助我的機會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第三,人是群體動物。互助互愛會令社會變得更美好。而第一步正要由我踏出。

所以,如果我們明白“善有善報”並沒有必然性的話,當被人背叛出賣的時候,我們也不會太過絕望;當幫助了別人而得到回報的時候,我們反而會多了份驚喜-- 這樣,我們的人生也會好過一些。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朗遊光影】雲圖 / Cloud Atlas

警告:本文涉及大量劇透,不贅。

雲圖(電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架構
雲圖是近年來看過結構最宏大的電影。電影裏包含六段故事,空間遍達美歐亞,時間橫跨一千年;故事之間不但劇情不同,連劇種也不一樣-- 有的是書信往來,有的是搞笑喜劇,有的是敍事史詩……如何將這六段情節串連起來,實在是導演的一大挑戰。至於究竟導演成功了沒有?以一套三小時的電影來説,我覺得他們已經做得很好-- 初時也許還有些亂,尤其是最未來那一段,一開始真的不知道它是頭是尾(所以看到飛船時真的嚇一跳,以爲是時空轉移);但隨著劇情推展,認清楚人物時代以後,電影的結構便變得一清二楚。不但如此,其實導演也加插了很多元素來凸顯和串連每個故事,例如每個時代的人物都有其獨特的造型,每個時空都有上一代遺留下來的物品等(律師的日記,作曲家的碟片,出版商的電影版自傳……)。

主題
不但如此。除了造型和紀念品外,真正貫穿六個故事的其實是同一主題-- 解放。六個故事都是圍繞著解放這個主題而生,縱使解放的對象各不相同。

第一段解放的對象是外表。主角生於南北戰爭前的美國,一個相信黑人比白人低等的家庭中。但在他歸家的旅行中,他結識了一位黑人;而這黑人用行動和愛心表明,他和主角都是人,並不會因外貌的差別而令地位有所不同。

第二段解放的對象則是藝術。主角生於二戰前的英國。他雖是個作曲家,卻因同性戀的身份受到迫害,甚至威脅禠奪他作品的擁有權;最終主角不惜放棄名譽地位,也要説明藝術就是藝術,並不會受到作者的身份而改變。藝術不需附生於任何事物而存在。雖然主角最後因爲時代不容許他的性取向而在飢寒交迫下一死以明心志,但他的歌曲最終也被肯定,甚至在一千年後仍然流傳著。

第三段有關信息的解放。被原油公司操控的核電廠老闆試圖隱瞞消息,令核電廠造成意外而令公衆恐慌,從而繼續依賴原油。身為記者的主角無意間得知這個大秘密,結果被人連番追殺。她身旁為核電廠工作的科學家面臨兩難抉擇:要麽隱瞞事實,讓自己繼續保住飯碗;要麽披露事實,讓群衆免受核事故之害……兩位主角用行動表明,信息並不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服務;新聞的自由,值得用生命去爭取。

第四段故事發生於2012年,是過去與未來的分野。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一個出版商因爲被人追殺而躲進一間酒店,隨後他才知道原來所謂“酒店”是一間會軟禁人的老人院。不甘心的他與幾位老人展開瘋狂的逃亡大計,還將他的“事跡”結集成書,改編成電影……這段情節的解放性沒有其餘的那麽濃厚,卻很明顯,就是人身自由的解放。

第五第六段故事都是發生於未來,一段發生於一百年後的首爾,另一段發生於人類文明滅亡重生後的夏威夷。第五段探討的是身份的解放-- 當時社會分成兩個階層:純血人與合成人,純血人在社會擁有特權,而合成人則只能如奴隸般服侍純血人。故事主角是個合成人,在飽受欺壓之餘更在偶然間發現一個可怖的事實:原來合成人在死後會被“回收”,製成蛋白質飲品被現存的合成人飲用!很明顯的,由純血人組成的社會並不把合成人當人,而只是工具般把他們剝削、利用、回收……主角毅然加入革命軍,展開一段根本不可能成功的革命,試圖把這個真相公佈給大衆。雖然革命最後失敗了,但以在更遙遠的未來主角被神一般崇拜來看,合成人還是覺醒了,為自己人類的身份而爭取。

第六段的故事比較複雜,因爲背景不是交代得很清楚。不過最少我們可知道,故事發生於人類文明大衰亡後,人類分成三支:一支已經移居到其他星球,擁有最高超科技;第二支留在地球,他們雖然擁有高科技,但正因爲某些原因(輻射?)面臨滅亡;而第三支則回到原始狀態,並分成幾族互相廝殺。第二支的人知道,唯有召回第一支的人類,他們才可以繼續生存;但唯一的發射站卻已經被廢棄,而且在險峻的高山上,需要第三支的原始人帶路。結果第二支便派出女主角隻身一人來到第三支人的一個部落,要求男主角--一個原始人帶路。男主角本來對女主角充滿疑忌,因爲他根本不知道女主角的目的爲何。在他看來,這個擁有高科技的女人對他的部族不懷好意,到魔鬼盤踞的山上探險更只會帶來滅亡。雖然他答應了她的請求,但在途中他不斷面臨誘惑-- 他心中的魔鬼不斷勸他把那女子殺掉,以換取一族的安寧。但他最後也沒有做到。他找到了自我-- 他對女主角的愛意令他克服對迷信的恐懼,不但三番四次的拯救她,最後更成功收復了發射器,換取最好的結局。我覺得,這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解放的故事。

輪回
有人說,這套電影的主題是輪回。六個故事雖然發生於不同年代,但歷史不斷重演:有人被欺壓,遭受不平等待遇,然後努力爭取自由解放……我一半同意。沒錯,歷史看似在不停重覆,但其實不然,因爲人一直在進步。

爲什麽人類歷史會不斷重演?我覺得,這是人類利己性和利他性不斷抗爭的結果。利己性,有些人稱之為自私、獸性、罪性,但其實這性格一點原罪也沒有。試想像,在過去的幾萬年間,當人還過著朝不保夕的狩獵生活,如果人不自私,努力為了保住自己生命而過活,人早就死光了。相對來説,利他性卻是一種比較後期的產物-- 當人類開始群居,開始展開農耕生活之後。當人們發現,原來彼此分享,彼此合作會帶來更大的成果,利他性便開始展現,而且透過道德倫理傳承下去。有些人稱利他性為人性、善性,我卻覺得稱之爲社會性比較恰當。自利性本身並沒有錯,因爲它是動物進化的原動力;但在人踏入群體生活後,自利性卻變得格格不入,甚至會為社會造成危害。所以自私自利的行爲,例如説謊、偷盜、殺人等,一直為社會所譴責。

那麽,既然我們現在都是群居動物,都生活在社會中,爲什麽人還是有利己性,會自私自利,會自相殘殺的呢?這是因爲利己性早已根深蒂固的植根在我們的基因當中。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植根了數千萬年的性格,又怎能一下子把它們連根拔除?所以,即使利己性早已不完全適合現代社會,我們還是會不時見到它的存在-- 人會嘗試貶低別人來擡高自己,奴役他人以服務自己,甚至爲了保住自己而不顧別人死活……事實上,人類能在數千年的歷史内壓抑,克服本身的利己性,培養出推己及人的思想,甚至捨身取義的利他精神,真可算是一件奇跡。

在電影中,我們也可見到這兩種性格之間的鬥爭:一邊是人的利己性發動,令黑人受到壓迫,同志受到壓迫,複製人受到壓迫,核電廠的老闆爲了一己私利而罔顧核事故帶來的後果;另一邊卻是人利他性的彰顯:黑奴以熱誠和關顧感動他人,記者不惜連賭上性命也要捍衛新聞自由,複製人明知革命會失敗卻仍嘗試將真相宣告出去……

突破
那麽,利己性和利他性的鬥爭是否就這樣永遠重覆下去,令人類歷史永遠墮入輪回之中?我看不然,相信導演也是這樣想。戲中的Tom Hanks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六個故事中,Tom Hanks飾演的角色很多都是利己性的代表-- 謀財害命的醫生、古惑的酒店主人、把人摔下街的黑幫作家、爲了保住性命連妹夫也不顧的原始人。他們未必是同一個靈魂轉世,但肯定是人類利己性的代言人。尤其是在第六段故事中,當那個原始人看見妹夫被食人族攻擊,但他爲了保住自己性命,只管躲在石後不敢出來。可是,當他遇見那個先見族的女子後,他卻能抵擋住殺掉她的誘惑,還三番四次的拯救她的性命-- 這行爲也救了自己一命,因爲在最後當他也如妹夫般被食人族攻擊的時候,那女子選擇在石後站了起來,救了他。我認爲這情節帶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在一模一樣的場景中,那女子大可選擇躲在石後不出來,然後利己性勝利,循環繼續;但因爲原始人對他的愛,她選擇站出來,打破了這個輪回。愛心打破了自私,換來了最後美好的結局。

我想,這就是導演所帶出來的訊息:即使人有利己的基因,但利他性終將勝利;或是說得好聽點,即使人本性自私,但無私的大愛終將帶領人類進入一個更好的結局。歷史不是一個永恒的循環;人雖然看似一直在壓迫某個對象,先是膚色,然後是性別、取向、身份……但對象一直在變,人也在學會如何尊重,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歷史不是循環,而是螺旋-- 看似重覆,其實卻在不停前進。

電影中,每位主角都會帶著一個像流星的胎記。流星代表願望。在尋覓自由解放的路上,每位主角其實也是人類願望的化身;但這不只是一個願望,對嗎?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朗遊舊時】人生是個遊樂場

人生是個遊樂場

人生三大問題

人活在世上,一定或多或少要處理三個問題:
一.我活在世上,有什麽意義?
二.我要如何面對死亡?
三.我能如何面對苦難?

自人類有文明以來,因應這三個問題有多個答案,而它們大多以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佛家教導人死後會墮入輪回,所以其實人仍然存在,只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因此,人活在世上的意義,就是行善積德,參透萬物,普渡衆生,最終能脫離輪回而涅磐成佛。至於如何面對苦難?淨土宗可能會教你唸佛,禪宗則要你自己參透,自行突破。

基督教也有類似的答案。根據基督教教義,神創造人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侍奉祂。人若信神,就能得永生,不用害怕死亡;面對苦難,只要相信神有祂的意思,祂會帶領你勝過苦難。

能夠全心全意相信神的人是有福的,因爲他們不需要像無神論者一樣,苦思人生的意義;他們不需要獨自去面對苦難,更不需要面對死亡帶來的那種孤寂和恐懼。可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些人和神/宗教搭不上綫-- 對於他們來説,去信靠一樣不能完全被觀察、被推斷、甚至被推翻的事是十分危險的。他們過不了自己理智那一關。那麽,他們可以如何面對人生的三大問題呢?

人生本無意義

對於一個無神論者來説,人生是可以了無意義的。人類的存在,本來就是無數偶然踫撞出來的成果-- 地球是一股氣團石塊偶然間聚合而成的星球,上面偶然間擁有水、陸地和大氣,水中的無機物偶然間組成了有機物,有機物偶然間產生了有思想、有感情、有智慧的人類……有人會問,哪會有那麽多偶然?連十億分之一的機會也不知有沒有。沒錯,這些偶然一起出現的機會率的確很低,可能比十億分之一更少;可是,假設茫茫宇宙有一百億個星系的話,在芸芸星系中產生一個這樣的地球,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此一來,我們的存在是可以沒有内在意義(intrinsic cause)的。我們出生並不是爲了去達成某個目的。那麽,這是否代表我們現在已經可以了結自己生命,使虛無歸於虛無呢?也不是。因爲我們知道,生命是很奇妙的一回事。我們有機會來到世界,做那十億分之一的唯一;我們能夠有複雜的結構,有思想感情,這些都是很奇妙的事。更奇妙的,是一班由無機物組成的人類竟然可以創造出偉大的文明-- 我們有哲學思考、有科技結晶、有藝術創作、有語言文化、有風土人情……人類文明豐富到一個地步,是我們窮一生的時間也不能完全體驗的。

人類和人類文明的誕生,並無目的,卻能如此奇妙-- 這就像我們閉著眼睛在紙上亂塗亂畫,卻能畫出梵高的《星夜》一樣。這本身,已經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人生是個遊樂場

那麽,既然我們存在並無一個先驗的目的,卻是如此奇妙,我們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我覺得,我們存在的目的,便是盡我們所能去體驗。這就像如果我們被偶然送到美國佛羅里達的迪士尼樂園,看見周圍琳琅滿目的遊戲和攤位,我們第一件事會做的,不是問:爲何我會來到這裡來?,而是盡情去玩,去體驗身邊的事。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既然我們有這個機會來到這個奇妙的世界,我們何不趁此體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細味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品嘗人生中的甜酸苦辣?這就是我對人生的答案。

不但如此,不但人生是一個遊戲刺激精彩,攤位種類繁多的遊樂場,更重要的是,你只能在裏面玩一天。

死亡與苦難

很多人對死亡總有一股莫名的恐懼。我想,這種恐懼的來源,是因爲當我們死了,我們不但不能留住我們珍惜的事物,我們更失去了肉體;我們不但失去了肉體,更失去了自己的存在(being)一旦我們不再存在,那就真的什麽也沒有了。即使我們死後世界如常運行,但對我們來説,那只是一片虛無。

可是,爲何我們要如此注意死後的世界呢?如果你只能在迪士尼樂園裏玩一天,你會思考一天後會怎麽樣,悲嘆一天的短暫,還是好好把握這一天?弭患重病的人非常愛惜光陰,因爲他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可能只剩下一個月;可是,即使我們還有八十年可活,八十年跟一個月又相差多少?只要死亡仍然是我們的結局,我們的時間就在滴滴答答的倒數,我們的生命也在一分一秒的減少。當我想到這一點,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特別清新,因爲吸一口就少一口了。

認識死亡是我們的最終結局。這不但不會令我們絕望,反而是激勵-- 時日已經無多,我們已沒有時間去白白蹉跎!我們正視死亡,卻不會重視死亡。重要的,是在我們死前,我們有沒有好好活過每一天。

同樣的,如果我們認識到人生意義就是體驗,但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話,苦難對我們來説便不是一個問題-- 因爲透過苦難,我們能體驗到自己悲傷愁煩的情緒;透過反思應對苦難我們能變得更加成熟。不但如此,由於我們自知時間無多,我們更不會拖延,而是積極地體驗苦難,勝過苦難,令成爲豐富我們人生的土壤。

以上就是我在一次思考中對人生三大問題的一個答案。要留意的是,對人生的答案永遠不會完全,也不能完全。而且,以上的看法也不完全代表我,只是我裏面的無神論者在説話而已。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朗遊舊時】人生理想

A Book of Verses underneath the Bough, 
A Jug of Wine, a Loaf of Bread--and Thou
Beside me 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
Oh, Wilderness were Paradise enow! 

一簞疏食一壺漿,
一卷詩書樹下涼。
伊人伴吾歌曠野,
茫茫曠野即天堂。

這是十一世紀波斯詩人峨默的詩。雖然是一千年前的人了,但所想的和我如出一轍……其實我的人生理想很簡單:有飲食的餵養、詩書的熏陶、樹下乘涼的閑情逸致、伊人和唱的美滿和諧,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M.A.Peel: "A Jug of Wine, a Loaf of Bread, and Thou"


【朗遊世界】日本自駕遊

四月在東京看過櫻花,想不到七月又來到日本。不過這次是和家人來自駕遊。 自從幾年前賣了車,父親對自駕遊期待已久。這次也是父母在疫情後第一次出遊,所以旅行的重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去到最多地方,讓父親能一嘗車癮。 結果我們在九天內去了六個城市,從大阪一路駛回東京。雖然行色匆匆,但當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