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環遊世界700天】第150天 Amboseli National Park


Amboseli 國家公園位處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的旁邊。乞力馬扎羅山是一座睡火山,也是東非大裂谷的產物,只有一百萬年歷史,是群山中的小弟弟。由於火山岩孔洞甚多,令乞力馬扎羅山周圍的地下水豐富,便形成了 Amboseli 獨特的濕地地貌,吸引了不少動物來喝水。

圖:乞力馬扎羅山下的象群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環遊世界700天】第149天 黑犀牛


今天在湖邊,幸運的看到黑犀牛一家。之前在納米比亞很驚喜看到白犀牛,但原來我記錯了,黑犀牛才是真正頻危的動物。看著小犀牛活潑又笨拙的領著爸媽到處走,衷心希望他能愉快健康成長,不會遭受祖先慘受獵殺的命運。

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環遊世界700天】第148天 單車獵遊記


這次旅程試過海陸空不同方式的獵遊,今天又嘗試了一種-- 踏著單車看動物。地獄門國家公園 Hell’s Gate National Park 是肯亞少數能夠踏單車,甚至步行遊覽的國家公園。誰不知也因為這個緣故,今天成了這次旅程中最為驚險的一次獵遊。

話說我們乘著單車走到公園裡,周圍只有斑馬、羚羊、疣豬之類的動物,氣氛一片祥和。忽然間,一群水牛從遠處的山坡疾奔而至,在我們眼前三百米左右的一個水池停下喝水。水牛喝水的方法很有組織,他們先讓婦孺先喝,四周則有不少公牛盯梢,留意周圍的風吹草動。

我那時候以為離水牛尚遠,便停下單車來拍照。誰不知我才剛放下手機,水牛又開始移動,最近的那一隻在我前方一百米左右,而且還在一直盯著我!我頓時毛管直豎,想起昨天那個馬賽人跟我說,他的朋友被水牛撞到胃袋也掉出來的故事。但那時候我已經落後其他人,便唯有硬著頭皮騎著單車向前疾衝。我離水牛越來越近,心跳也一直加速;而且忽然間道路變了沙地,單車的後輪變得很不穩定,左搖右擺的;我心想,如果單車真的翻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幸好,最好水牛沒有繼續移動,讓我能夠順利在他眼前穿越過去。不過我之後回望,發現他還在緊緊的盯著我呢。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環遊世界700天】第147天 馬賽人


Maasai mara 國家公園,正式來說是馬賽人 Maasai 聚居的地方。馬賽人以前住在國家公園裡,以牧牛為業;現在他們被迫遷移出公園,受到現代社會洗禮,但仍然保留著過往的傳統,例如住在以牛糞砌成的屋子裡,以及男童在十五歲的時候,必須住在曠野五年,直至捕獵到一隻獅子為止才能回到村落,成家立室。

男童到了十五歲,便會一行十數人牽著牛群,進入曠野居住五年。這五年間,他們不能回到村落,不能見到父母;直至五年期滿,他們拿著捕獵回來的獅子皮,才能回到村落。這習俗到現在仍然遵行,而且並非毫無風險;我身旁的男子便說他在五年間喪失了六個兄弟,他最好的朋友更被水牛攻擊,連胃袋也捅了出來;雖然他事後拼命把胃塞回去,但他的朋友已經返魂乏術了。

從曠野歸來後,男士們還需要儲到二十頭牛,才能娶妻生子;他們還需跳舞比拼跳得高,才能娶得心儀的女孩。我的導遊現在只有十四頭牛,所以還差六頭;他每天就是早上招待遊客,下午再到處放牧。不過為難的是,他一邊要等他的母牛生小孩,一邊馬賽人的主食正是牛肉,所以他被迫定期殺牛與村民分享。我笑說,不如改吃素吧。

圖為我的導遊,和他的父親,也是馬賽人的酋長。我手中拿的是他賣給我的獅子牙。我同行的團友問,每天這麼多遊客來探訪,哪來這麼多獅子牙發售?我說,總之我開心,他高興,一石二鳥,獅子牙的真與假,也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環遊世界700天】第146天 繼續獵遊


這天是第三天在 Maasai mara 看動物。雖然是同一片草原,但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發生,每天都有新發現。今天便讓我們看到獅子追獵一隻疣豬(雖然最後竟然失敗了,看來草原生活不容易啊)、大象呵護小象、河馬與新生兒等等。

有時也會想,我們這樣獵遊,會否打擾這裡的動物?我的導遊卻說不會,因為他們根本不會理會我們呢。

圖:獅子一家,在吉普車中間旁若無人。從不完整的鬃毛可推斷,右邊的雄獅也未完全長成,可謂“毛都未生齊”。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環遊世界700天】第145天 獵遊種種

吉普車
在草原上,最能顯示珍稀動物存在的,不是草叢的晃動,甚至不是動物的叫聲,而是大舉聚集的吉普車。每輛吉普車內都有無線電裝置,令司機能夠快速交流資訊,盡快趕到發現動物的地點。所以,如果你在遠處看見數輛吉普車並排泊在路邊閃閃發光,你便知道,他們又發現了例如獅子、獵豹等珍稀動物了。


和諧共處
樹下的母獅。很喜歡這張照片,好像代表了動物與自然間的和諧共處

【朗遊書海】又驚又喜看人生:讀《蘇菲的世界》

Sophie's World: A No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FSG ...


最近重讀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以及他的續作《紙牌的秘密》和《瑪雅》,感受頗深 。上一次認真看《蘇菲的世界》已經是小學時期,那時候抽象思維還沒有長成,所以連書裡的基本橋段,蘇菲和席德的關係也弄不清楚。現在讀來,倒是一目了然。

《蘇菲的世界》雖然是一本哲學的基礎著作,但喬斯坦賈德想表達的信息,不外乎希望我們能回到哲學的初心,就是仰望星辰,問問這個世界,也問問自己:“我是誰?我在什麼地方?我會到哪裡去?” 在賈德的比喻中,世界就像一隻被魔術師拉出帽子來的白兔,而我們就像兔毛上的跳蚤-- 一開始我們都住在兔毛的頂端,仰望星辰宇宙,感到無限驚奇;但慢慢的,我們開始對世界習以為常,開始被其他世俗的事務蒙蔽了視野-- 家計、體育、財經、娛樂八卦…… 我們對世界失去興趣,也間接的對自己的人生也失去了興趣,每天只是行尸走肉的生活著。

Look Up To The Stars | Free, multi award-winning magazines for ...


但正如喬斯坦賈德所說的,人類可是數十億年來宇宙變化的精華!我們能夠有反察自我的心靈,能夠建造出偉大豐富的文明,但到了今天,我們每天只是在勞勞碌碌,抱怨生活沒有意義……這是喬斯坦賈德不能接受的情況,也是他寫出這麼多本書的初衷。

讀著喬斯坦賈德的著作,我倒有點新想法-- 我們對自己的恩賜如此習以為常,就像一個坐擁寶山卻無動於衷的國王。但我們不懂珍惜,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忘記了終有一天我們會失去。所以要珍惜,可能我們每天便要提醒自己:終有一天,我們的視力會退化,聽覺會退化,四肢會變得遲緩;我們會病,我們會變得衰弱,然後終有一天,我們會死。或許透過這樣,我們才會更懂得珍惜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機會。


我們有著卑微的靈魂
囚禁在軟弱的身軀
面臨將死的命運……
但這仍然無法阻擋我們
以微笑和驚奇
活好人生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環遊世界700天】第144天 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 Great rift valley
以前聽說東非大裂谷,我總以為是一條又深又窄的裂縫;但今天來到現場,才知道原來裂谷的闊度足有數十公里之遙,令谷底足以成為平原,讓人開墾耕田。東非大裂谷一直從莫三比克延伸到中東的敘利亞,裂谷所到之處,均大為影響地貌-- 不是從裂縫中產生了湖泊,便是撕裂的地殼湧現岩漿,產生了火山。東非大裂谷到現在還在不斷擴展;終有一天,非洲會分裂成兩部分,而且西邊那部分會向北移,將直布羅陀海峽封上,將地中海變成一個內湖。不過到時候,相信人類不是早已殖民太空,便是灰飛煙滅,不見痕跡了。



Maasai Mara 
經過大裂谷,這天來到 Maasai Mara 國家公園,開始八天的獵遊。這次旅程雖然去了不少獵遊,但每個地地方的地形都不同-- 在納米比亞的是乾旱的鹽沼,在波扎那是叢林和沼澤,在這裡卻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每一年,有名的動物大遷徙便是在這裡發生。不過這次來的時候不對,所以只能看動物,卻無緣看動物大遷徙了。


百獸之王
今天終於讓我看到雄獅。唯有看到他,你才會明白什麼是百獸之王。即使大象、老虎比他體型更大,甚至攻擊性更強,但唯有雄獅,才能帶來真正的壓迫感。

除了氣勢,其實雄獅還有不少如同國王之處。首先他們都很懶,幾乎所有狩獵都是由母獅代辦,而且捉到獵物後還需要由雄獅先嚐。不但如此,每一個獅子族群裡面只會有一隻強勢的雄獅;當其他雄獅長大,他們便會被“國王”驅逐,甚至殺死;直至某一隻被驅逐的雄獅變得足夠強壯,回到族群挑戰國王,將他殺死取而代之為止。這樣的行為,不就像一般的宮鬥劇嗎?


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環遊世界700天】第143天 熱愛中國文化的肯亞人

昨天遇到嚮往中國物質文明的林風,今天又遇上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肯亞人 Kareem。Kareem 是典型的思考者,自小對於所受到的教育很是迷惑;他尤其不能接受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各自表述自己崇拜獨一真神-- 因為既然只有一個真神,為何卻會衍生不同宗教?所以他轉而向東方文化求答案。Kareem 曾讀過論語和道德經,立刻便被中國文化注重現世,崇尚自然的理念迷倒了。我不由得為他“解解毒”,說中國文化的理想,與在中國發生的現實,還有一大段距離呢。

右邊便是 Kareem。除了中國古典外,他也十分喜歡看功夫電影,不但將電影名如數家珍,而且更能將功夫明星的名字娓娓道來,連洪金寶、元彪也認識,令我很是驚訝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環遊世界700天】第142天 一帶一路與貧民窟

一帶一路
在肯亞以及其他非洲城市,不時可見到由中國公司承包的基建工程,或者在商店裡看到中國製造的日常用品。這天我便遇到一個年輕人,他十分嚮往中國的生活,不但能說半流利的普通話,有著微博賬號,還自己改了個中文名字叫林風。


林風在奈洛比大學的旅遊系就讀,可謂當地尖子。他在一年前曾在中國政府資助下到昆明遊學。他那一次的體驗十分良好,所以更報名在明年到中國留學一年。他笑道,他知道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十分大,不少政府都曾問中國借過大額貸款;所以他便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到中國發掘商機,例如將中國製造的衣服低價購入在肯亞轉售。

我們常將“一帶一路”看作口號,但在非洲各處,中國的勢力確已熱火朝天的透過經濟的方式大舉進入。這些影響不但反映在經濟現象上,也反映在國際事務中-- 例如這次非常支持中國的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便來自受到中國投資最多的埃塞俄比亞。

探訪貧民窟
這天下午經沙發主介紹,來到奈洛比貧民窟中的一個活動中心。活動中心由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年輕人 Alberto 創辦,透過教導貧民窟裡的小朋友打乒乓球,讓他們掌握多一項技能,將來有多一點機會離開貧民窟,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Alberto 本人的經歷也頗為神奇。他本來只是和女朋友來到肯亞旅遊,順道做義工;但他來到貧民窟後卻大受觸動,尤其看見不少青春活潑的少年人因為缺乏出路而淪為街童,所以便打算教導他一向擅長的乒乓球,希望為他們帶來一條新出路。Alberto 最後索性在貧民窟的旁邊租了一個單位長住,再與當地學校合作,在禮堂開設活動中心。


Alberto 籌辦活動也挺有一手。在開辦了活動中心後,他與國際桌球總會聯絡,成功取得一批撥款,才得以將本來由汽水罐和廢紙板砌成的球桌升級成正式的乒乓球設備,還有餘款聘請一個當地人擔任教練。除了訓練小孩打球的技能外,有時候他們也會走進貧民窟,希望了解他們的家庭,和成長背景。

我問 Alberto,在肯亞做義工,最困難的是什麼?他回答,不是經費緊絀,也不是肯亞生活艱難,卻是有時候與當地人相處的一些微妙之處。例如當地學校的校長,便一直不明白為何 Alberto 有如此善心和時間,來到肯亞當薪酬微薄的教練。而且在他們眼中,白人都很有錢,所以不少人便千方百計的嘗試從 Alberto 身上榨取更多錢來。 Alberto 當然沒有中計(也沒有那麼多錢),即使是捐贈,也以捐贈實物為主。談到未來的計劃,Alberto 也有點頭痕,因為與國際桌球總會的合作計劃為期三年,現在已經進行了年半;可是萬事起頭難,中心還需要一點時間,待到小孩們真的從賽事獲獎,才能真正見成績。何況他一個人獨木難支,所以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擔當教練,培養小孩的不同興趣。對啊,我心想,如果能成立一個“貧民窟兒童合唱團”,不但能發揮非洲小孩的節奏天分,相信也能吸引更多注意,發揮更多影響力。

看著 Alberto,不知為何讓我想起德蘭修女。不但因為兩者都遠赴重洋,為了從不相識的人們無私付出;也因為他提醒了我,每一個人的力量也許很微小,但人性的光輝,社會的進步,正正就是在這些微小之處顯現。希望這個活動中心最終能夠發展成熟,讓更多平民窟的小朋友受惠。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環遊世界700天】第141天 奈洛比


今天來到肯亞首都奈洛比 Nairobi。奈洛比雖然位處赤道,但由於位處山中,所以天氣相當怡人。不但如此,除了南非的開普敦外,奈洛比是我暫時到過最發達的非洲城市,市內有不少商業大廈,更有完整連路燈的公路網,令我很是驚喜。

不過就如其他大城市一樣,奈洛比的貧富懸殊問題頗為嚴重,在市中心外便有全東非最大的貧民窟。而且肯亞的官員習於貪污,令城市的發展有時候滯後不前。在市外,便不時可見到在柏油路中突然有一段路沒有鋪好;朋友笑說,這是因為負責該路段的官員把修道路的錢貪污去了。

圖:市內有不少公園,綠化程度不錯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環遊世界700天】第140天 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今天又是清晨六點出發,乘一整天的巴士從三蘭港到肯亞首都奈洛比。不過旅程中由於專注讀著丹麥作家 Karen Blixen 的半自傳小說《走出非洲》,所以倒不覺得漫長。

Karen Blixen 當年跟隨丈夫來到肯亞種植咖啡,但來到非洲後丈夫沉迷於捕獵野獸,整整六千畝的咖啡園便全賴她一人打理。Karen Blixen 一向很喜愛寫作。所以日常除了經營咖啡園外,她也花了不少心思,用細膩的文筆,描繪她在非洲看到的動人景色,以及與當地人相處的點點滴滴。

在 Blixen 的筆下,非洲的景象以詩意的方式呈現:
“新月如一彎細長的銀弓,出現在落日的餘暉之中”
“象群挺進著,似乎在趕赴世界盡頭的約會”
“(下雨時),大地像一張音響版,發出深沉凝重的迴響,世界在你的四周上下齊聲轟鳴”……


在 Blixen 的筆下,我們也可以更了解當地土人日常的相處模式和價值觀:“非洲人……不追究一個行為的動機。不管你是埋伏扼殺敵人,還是在砍倒一棵樹時無意將過路人砸死,就懲罰而言,土著認為應是一樣的,就是要補償對社團的損失-- 土著無暇也無意去衡量功罪。”

我一邊讀著 Blixen 的記事,一邊想起三毛。除了因為她們都曾在非洲奮鬥過一段時間外,也因為她們同樣有著敏銳的觸覺,堅強自立的態度,和一顆熱愛世人的心。在書的後段,Blixen 忍不住為當地土著伸冤-- 依照殖民地的法律,土著並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以佃農的身份為白人服務。Blixen 憤慨的寫道:“你從人民那裡奪取土地,又豈僅是土地?你奪走了他們的歷史、他們的尊嚴、他們的根。如果你掠取他們見慣,期望見到的東西,在某種意義上,你就是剜掉了他們的眼珠。”

不過最後,Blixen 並沒有永遠留在非洲。由於咖啡豆失收的緣故,她被迫賣掉心愛的莊園,告別亦僕亦友的土人返回丹麥。回到老家後,Blixen 一直從事文學創作,寫出不少作品,但最有名的,還是《走出非洲》。海明威在領取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便曾感歎,有幾個人比他更值得獲得這個獎,其中一個便是 Karen Blixen,可見她在文學界的評價之高。可惜如三毛一樣, Blixen 的下半生過得並不開心。她早年曾從丈夫感染了梅毒,在抗生素還沒有發明的時候,她被迫服用水銀和砒霜以作治療。這些治療的副作用一直纏繞著她,令她最終竟因營養不良致死,令人惋惜。

圖:《走出非洲》曾被改編成電影,由梅麗史翠普和羅拔列福主演,還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獎

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環遊世界700天】第139天 本土設計師


這次來到三蘭港,我住在當地人 Msafiri 的家中。Msafiri 出身於乞力馬扎羅山腳的一個農村,憑著個人努力入讀三蘭港大學的商業學位。由於家境貧窮的關係,父母都想他畢業後找一份正當職業,例如會計師之類;但他自幼喜愛設計,結果選擇在市郊開設一個工作室,專門設計結合坦桑尼亞傳統民族特色的衣服和手袋。

為了向父母證明他沒有走冤枉路,Msafiri 十分勤力,即使來到桑給巴爾島旅遊,他也帶了一整袋的作品來向當地店鋪兜售。我本來並不太看好他的設計,因為好像只是將傳統布料縫在衣袋上;誰不知他的作品在島上卻頗受遊客歡迎,頻頻有人向他問價。所謂“天助自助者”,希望他有一天能結合設計天分和商業知識,用自己的品牌闖出一番事業。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環遊世界700天】第138天 Sauti za Busara 音樂節



這幾天來到桑給巴爾,除了感受這裡的歷史,享受陽光與海灘外,也旨在參加一連四晚的音樂節。音樂節名叫 Sauti za Busara,亦即“智慧之聲”;希望透過無間斷的音樂分享,讓非洲文化圈內的新晉樂隊能有所交流。來到這個音樂節,我才發現非洲文化圈包含甚廣,除了非洲本土外,也包括例如屬於加勒比海群島的聯合島等一眾前法國領地。

這次來非洲,雖說打算由南至北走過九個國家,但其實只觸及非洲東南部(還有不少是前英國殖民地),不少中西非的國家都不會走到。這些國家不但通用的語言有別,文化也有不少差異,可能便要留待下一次旅程才能探索了。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環遊世界700天】第137天 浮潛


桑給巴爾島附近的海岸,藍得驚人

這天到了桑給巴爾島旁的一個沙洲浮潛。浮潛可謂一個十分適合我的活動,因為浮潛的精粹不在“潛”,而在“浮”-- 浮潛完全不費氣力,只需浮在水面上隨著海浪移動即可。當我戴著一個連吸管的眼罩,我更不需換氣,能夠無間斷的看著水下的小丑魚在珊瑚中徜徉,或者魚兒組成一群在眼前游過。我不知浮潛了多久,最終還是因為遇到水母,身上被蟄得刺痛,才被迫回到岸上。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環遊世界700天】第136天 桑給巴爾

在三蘭港對岸,是桑給巴爾島 Zanzibar。桑給巴爾的歷史比三蘭港長得多,也許已有二千年,一向是阿拉伯和印度商人在非洲售賣香料的大本營。站在海邊,想起數個月前還在印度的科契遙望印度洋,現在已經來到大洋的另一端,不由得有點感動。

在大航海時代,桑給巴爾曾被葡萄牙人佔領,不過葡萄牙人透過當地貴族間接管治,所以留下的痕跡不多。也因為管治不嚴的緣故,葡萄牙人最後被來自阿曼的蘇丹趕跑,成為蘇丹國的一部分。直至今日,桑給巴爾島仍然有不少阿拉伯裔的居民,而且島上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回教徒,和坦桑尼亞大陸很不同。

桑給巴爾的海岸線,可見混合殖民地和阿拉伯風格的建築

追求獨立
在二戰前後,桑給巴爾曾是英國的附庸國。之後蘇丹曾經謀求復辟,但卻瞬即被革命政府推翻。在坦桑尼亞大陸(當年稱為坦噶尼喀)獨立之時,坦噶尼喀成功說服桑給巴爾與之合併,然後才各取一字,成為坦-桑-尼亞。傳聞當初桑給巴爾革命政府在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說服下與坦噶尼喀合併,希望得到更多經濟利益;不過兩地始終文化人口不同,所以桑給巴爾到現在仍然保留半自治地位,擁有自己的政府和立法機構。我們坐船到埗的時候還需要重新過關,入境表格抬頭是桑給巴爾革命政府,當地店鋪高掛的也是桑給巴爾總統的肖像。

有趣的是,多年來坦桑尼亞一直謀求與肯亞、烏干達等有著相近種族的國家合併成為東非聯邦;但現在內部的桑給巴爾卻漸有離心,不知坦桑尼亞政府會如何應對。不過離離合合乃是人之常情,希望他們能記得勉強無幸福,不會強人所難就是了。

桑給巴爾的入境表格

奴隸貿易
桑給巴爾除了以香料聞名,以前也是販賣奴隸的大本營。當年奴隸販子在非洲東部的部落之間或以威逼,或以利誘,驅使大量黑人抬著象牙到桑給巴爾,再販賣到阿拉伯、印度各地。現在桑給巴爾將當年囚禁奴隸的牢房改建成紀念館,以大量資料和故事嘗試將當時的境況重現。


紀念館裡最震撼人心的,除了無比狹小的牢房,還有一個小段落-- 一個女人到法院投訴被人當成奴隸販賣,最後上訴得直,獲得一筆賠償金。有人問她會拿賠償金做什麼,她立刻回答:“當然是買一個奴隸!”不把人當人,幾乎是人類的天性,即使是曾經遭受奴役之苦的人也不例外-- 直至如今,雖然表面上奴隸制度已經被廢除,但紀念館道出,世間上還有不少人變相備受奴役-- 童工、債務勞動、非法勞工……不知何時,人類才能真正脫離這個罪惡的循環?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環遊世界700天】第135天 三蘭港

三蘭港 Dar es Salaam 是坦桑尼亞的第一大城,也是一個國際港口。來到三蘭港,由於漸漸接近赤道,天氣變得又暖又濡,好像回到東南亞一般,不由得令我掛念非洲南部乾爽的天氣。

和香港一樣,三蘭港本來是個漁村,在十九世紀中期發展為城市,並先後成為德國和英國的殖民地。而且由於坦桑尼亞獨立後首任總統尼雷爾採用社會主義政策,城市的發展相對緩慢,所以便保留了不少有百年歷史,糅合阿拉伯、印度和歐洲風格的建築。到了現在,不少建築仍然保留原貌,而且破破落落的,倒讓我想起仰光。


盲搶罩
從相對落後的馬拉威湖來到三蘭港,我順道看看這裡有沒有口罩出售。誰不知跑了幾間藥房,都說口罩缺貨;我不由得感到奇怪,難道非洲人也害怕被感染嗎?終於我到了當地的快遞門市,遇到一個廣東人拿著一箱口罩準備快遞,謎底才終於揭曉-- 原來三蘭港也有不少中國人居住,專門在這裡督導中國投資的基建工程,所以口罩全都被他們買光了。


有趣的是,這裡的口罩有不少都是中國製造的,所以可說經過一帶一路來到坦桑尼亞,繞了一圈後又被中國人送回原產地去了。有朋友笑說,這證明中國人的威力無遠弗屆,搶口罩搶到坦桑尼亞來;但我想,如果這些口罩不是他們買了的話,便會被我買了,那我不是也變了盲搶口罩的一員嗎?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環遊世界700天】第134天 車窗外的小販


今天從坦桑尼亞邊境出發,乘巴士到東部的三蘭港,車程足足有十五小時,比不少飛機的航程還要長。不過沿途能夠穿越兩個國家公園,雖然看不到多少動物(只有兩頭長頸鹿),但也算景色怡人。

有趣的是,在這裡乘長途巴士,除了如廁外是不用下車的。如要買東西吃,到了中途的城鎮自然有小販飛跑過來,從窗邊爭相遞上食物。有些人想生意想得狠了,還會猛敲車廂,讓人心頭一震。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環遊世界700天】第133天 邊境集市


今天一整天都在沿著馬拉威湖向北走,終於在下午六時三十分到達坦桑尼亞邊境。可惜邊境管制站在下午六時正已經關門,我便唯有(又)在邊境過一晚。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環遊世界700天】第132天 潛水


前天試過浮潛,但感覺“不夠喉”;所以今天特地報名再潛水一次。馬拉威湖面無巨浪,中無怪魚,底無尖石,可謂學習潛水的最佳地點。我潛在水中,就像來到一個巨型水族館,看著色彩繽紛的小魚無憂無慮的嬉戲覓食。上岸之際,教練告訴我,我們潛得最深處竟有十米,卻是我始料不及。

俗語有云,嬉山莫嬉水,尤其水下變幻莫測,危機到來時令人防不勝防;所以本來這次旅行並不打算參與太多水上活動。不過經過這次潛水,倒像打開一道新的大門,讓我有點心癢難搔,想再一次與魚兒遨游。不過不要緊,日後在紅海,在墨西哥,還有很多機會呢。

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環遊世界700天】第131天 湖邊茶園


這幾天當地人 Joseph 都在興沖沖的帶我四處參觀馬拉威湖附近的土產。想不到的是,湖邊的物產十分豐富,單是我參觀過的,已有橡膠、茶葉、夏威夷果、蜂蜜、木材、大米等六七種。我暗想,這麼辛苦來到馬拉威湖,偏偏待在山上的時間比湖裡還多。不過怎樣也好,能夠看到一望無際的茶園,漫山遍野都是青蔥翠綠的茶樹,倒也十分難得。

這群小朋友,看到陌生人,既感害怕,但又忍不住拿著木杖接近,神情很是可愛

2020年2月9日 星期日

【環遊世界700天】第130天 湖上泛舟


今天天氣很好,我和幾個外國人乘舟到湖上一遊。馬拉威湖的湖水清澈,湖邊的岩石間更有不少顏色鮮艷的小魚在吃岩上的水藻;之後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馬拉威湖有超過一千種魚類,而且魚類進化變異速度驚人,單是麗魚 cichlid 便有高達七百種。

不過,明明都是生活在同一個湖裡,為何魚類的變異速度那麼快?這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一個謎。其中一個構想是,湖裡的雌性魚類特別“揀擇”,對雄性的某些特徵,例如顏色、大小、速度等情有獨鐘,令雄性魚類被迫加速演化以迎合女性需要,進而成為不同物種。不過這構想聽起來有點一廂情願,看來還值得繼續研究。

很喜歡這張照片。遙望湖邊的小孩看似悠閒,卻又帶點茫然,恰與我的心境相仿佛

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

【環遊世界700天】第129天 馬拉威人

小朋友
這天在馬拉威湖邊稍作歇息後,我便到附近的村子走走。這裡的村民大都以務農打魚為業,而且如贊比亞人般含蓄而友善-- 只要你先跟他們微笑打招呼,他們便會笑得很開懷,小孩子更是熱情,有個更衝過來抱著我,讓我感到一陣溫暖。

不過小孩子見到我,除了打招呼外,口中還會嚷著“ching ching chong chong”的。我初時聽到有點不高興,因為這本是用來嘲諷東方人口音的用語;不過過了一會兒,倒發現原來他們只是想和我溝通罷了,所以我也是 ching ching chong chong 的回應,他們以為我在回答他們,笑得更燦爛了。


青年人
這天帶我到處走的當地人叫 Joseph。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爸爸和兩個哥哥都在附近的發電站當燒煤工,父親更因吸入煤煙過多而生了肺病,弄得臥病在床。他不甘心如父兄般當一個燒煤工,便自己一個逃出來,以當油漆工為生,偶然也兼職導遊幫補生計。他更於叢林隱蔽處收藏了幾個養蜂的盒子,打算賺夠了錢便開設自己的養蜂場。不過他說在馬拉威賺錢不易,他的收入在扣除開支後已經所餘無幾;所以開設養蜂場的夢想,看似遙遙無期。我望著他無奈的眼神,很想幫助他什麼;但我能怎樣幫助他呢?

Joseph 擔心蜜蜂盒會被人偷去,所以將盒子藏在叢林間非常隱秘之處,我們走了很久才找到

2020年2月7日 星期五

【環遊世界700天】第128天 馬拉威湖

今天乘車從里朗威到馬拉威湖。馬拉威湖是世界第四大湖,也是東非大裂谷的最南端。我一向對東非大裂谷很有興趣,不但因為它會將非洲大陸分為兩半,更因為它可能就是人類的發源地。東非大裂谷從中非一直伸延到中東,所以我還有很多機會探索,說不定能找到新的人類化石呢。

遠處便是馬拉威湖,湖上舞動的不是黑煙,而是湖蠅

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

【環遊世界700天】第127天 寫遊記

今天沒有去什麼地方,只是安坐在住處寫遊記。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用一個星期補完過去一個月的遊記,能夠安心休息了。

之前在超市找到的“維他奶”,出產地是緬甸,味道口感倒挺像真的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環遊世界700天】第126天 馬拉維 Malawi

馬拉維國父
馬拉維是個小國,首都里朗威也沒有什麼旅遊景點,最有名的竟是國父班達的陵墓。陵墓的導遊說,班達統治了馬拉維三十年,而且奉行一黨制;我問,那豈不是獨裁者?他苦笑一下,指了指班達陵墓上鑲著的國家四支柱:Unity,Loyalty,Obedience,Discipline。這班達真誠實,我暗想。


不過到了非洲一個月,我發現這裡的人都很注重遵守紀律;連先前旅行團的領隊稱讚我們的時候,也是讚我們 very obedience,弄得我們面面相覷。非洲國家如此注重國民的服從和紀律,難怪和中國如此談得來。我甚至想,這可能是兩種價值觀-- 一邊的是歐美的自由博愛平等,一邊是亞非的忠誠紀律服從。不知這種價值觀的衝突,未來會不會繼續發酵?

貧富之間
里朗威既然沒有什麼旅遊景點,我的汽車司機也唯有帶我到當地的商場參觀。不過我反叛心態發作,在商場看了兩眼便溜了出去,走到附近的貧民窟。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是否貧民窟,只知道這裡清一色都是簡陋的木製建築,而且小道兩旁都是垃圾,空氣瀰漫著一股髒髒的味道。但正如我在一路上的貧民窟所見的,人們還是若無其事的在裡面生活-- 煮食、購物、上班、睡覺……到底富裕與貧窮,中間有差別嗎?住在木桶裡的第歐根尼,是貧是富?坐擁金山卻日夜惶恐的有錢人,又到底是貧是富?說到底,這在乎我們是否有選擇的自由吧?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朗遊世界】邊境驚魂


在贊比亞的最後一天,乘車從首都盧薩卡到鄰國馬拉維的首都里朗威。我買的是過境車票,公司聲稱巴士在一時出發,當晚即可到達。但我先前搜尋過地圖,知道即使乘車全速前進也需要十小時,何況這裡的巴士走走停停,中間還要過關?但既然巴士站的職員一口咬定,我也不虞有詐,乖乖上車。

上得車來一路無事,直至巴士在贊比亞邊境一個城市停下。我那時正閉目養神,睜開眼來全車只剩我一個人;我急忙下車,幸好找到職員來問。職員說,這巴士只到這城市,如果我要到邊境,必須轉乘的士。我拿出車票給他看,他才慢吞吞的幫我找了一輛車,說能到邊境去。

我坐在那輛私家車內,車頭的玻璃破了,車廂十分殘舊,還充滿一陣廢氣味。司機久久不開車,過了一會兒還下了車來。我坐了一陣,覺得不對勁,也想下車,這才發現車門的把手壞了,車門打不開。正當我打算到鄰座開門的時候,司機帶著另一個乘客回來了,我們這才出發。

車子走到邊境管制站停下來,這時已是晚上十一點。我和另一個乘客過了關,然後才發現已沒有車到里朗威了,唯有被迫在邊境旁的客棧休息一晚。恰好這客棧只有一間空房,我唯有和那個乘客共渡一宵。我放下行李,和衣躺在床的一角,另一個乘客則坐在另一邊喝啤酒。我迷迷糊糊正要睡著,忽然一聲巨響,原來那個乘客摔破了酒瓶,弄得滿地都是碎片。我突發奇想,他不是要拿玻璃碎片威脅我吧?不過最後也沒有想太多,還是閉上眼睡著了。

終於一夜無話,第二天天還未亮,那個乘客已經叫我起床,還要自掏荷包找車到里朗威。上述的經歷看似驚險,而且處處暗藏危機,但到底也可能只是當地居民的日常。當初我出發到非洲的時候,友人總叫我分享在非洲的驚險事跡。我當時心裡想,現在倒底不是當年的冒險時代,非洲既沒有食人族,也沒有獅子河馬追殺我,實在難以說有什麼冒險。現在這個邊境“驚魂”,便權充一件冒險的事吧。

至於巴士公司,我則在 google map 的評價裡狠狠回敬了一下,希望他們能吸取教訓,不要再誤導無辜乘客。

【環遊世界700天】第125天 漫步盧薩卡

被瓜分的非洲
在盧薩卡的贊比亞博物館偶然看到這張圖片,可見在上世紀初,幾乎整個非洲都被殖民勢力瓜分,只有埃塞俄比亞和西邊的利比里亞力保獨立。眾多殖民勢力中,英法兩國最為“大食”,法國幾乎佔領了整個西非,英國則試圖貫穿非洲南北。

特別的是,我這次旅程幾乎與前英國殖民地相重疊,既不會到西非,也不會經過以前屬於葡萄牙的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這是偶然,還是自小耳濡目染的影響呢?


贊比亞學生
在博物館裡遇見兩個學生,兩人都穿著斯文,聚精會神的在抄寫展板上的資料。我問他們在做功課嗎?他們說不是,只因為學校沒有多教國家的歷史,所以特意來到博物館抄寫下來。我有點奇怪,畢竟國家通常都會透過歷史灌輸愛國教育;不過我也沒有多問,笑笑走到另一角落。

過了不久,他們卻帶點羞澀的走過來,拿出手機問我可否與他們合照。我驚訝,既然他們有手機,為何還要一字一句的把展板內容抄寫在紙上?他們指了指告示,原來博物館不准用電話拍照呢。我在贊比亞待了幾天,覺得這裡的人普遍有禮而保守;即使他們對你好奇,也不會像印度人般問長問短,而是靜靜的等你詢問。這兩個學生今年中四,一個想讀工程,一個想從商;他們都洋溢著對未來的嚮往,希望他們夢想成真吧。

他們在玩一個地道以瓶蓋為棋的遊戲,玩法有點像跳棋,但棋子到達敵方陣地後能反轉並增強功能,又有點像日本將棋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環遊世界700天】第124天 到盧薩卡 Lusaka

途中兜售蔬果的村民

今天乘車到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去。本來打算在贊比亞多留幾天,但被停電嚇怕了,所以這次只會在盧薩卡短暫停留,第二天便會轉車到鄰國馬拉維。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環遊世界700天】第123天 停電

在營燈下的晚餐,好像回到了露營的時候

在贊比亞,每天都會停電數小時。原來這裡主要依賴水力發電,但近幾年雨季縮短,電量不夠,全國便開始輪流停止供電。我再上網查考,不料這情況已經維持了五六年,連外資都開始撤離了,但國家好像仍然沒有什麼方法解決。我問過很多當地人,大家都只是聳聳肩,好像不當一回事。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環遊世界700天】第122天 贊比亞的印度人


由於我的眼鏡在先前露營時丟失了,今天便特地到鎮上配回一副。經營眼鏡店的是個印度人,他在接受視光師訓練後,十年前從孟買來到贊比亞,先是在醫院裡幫忙,然後自立門戶,開了全市唯一一間眼鏡店。由於贊比亞沒有視光師制度,所以他可說十分受歡迎。現在他在市內安居,子女也接受贊比亞教育。

不過他說,贊比亞近年來經濟不好,而且中國企業大舉進駐,令他覺得不再宜居。最近學校打算開辦中文課程,更令他很是猶豫,是否應該將子女送回印度。但孩子在贊比亞讀書久了,早已習慣這裡的悠閒氣氛;如果他們回到印度,肯定會被印度高競爭的教育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魚與熊掌,怎樣取捨呢?

【朗遊世界】日本自駕遊

四月在東京看過櫻花,想不到七月又來到日本。不過這次是和家人來自駕遊。 自從幾年前賣了車,父親對自駕遊期待已久。這次也是父母在疫情後第一次出遊,所以旅行的重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去到最多地方,讓父親能一嘗車癮。 結果我們在九天內去了六個城市,從大阪一路駛回東京。雖然行色匆匆,但當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