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最寫意的事情,是走得累了,隨意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躺下來,先看看藍天白雲,再美美的睡一覺。
攝於巴斯
在歐洲旅行的時候正值春天,所以常見到百花含苞待放,準備盛開。
還記得櫻花正開 攝於劍橋
(3) Cloudy
歐洲的天空,大都很清澈,可以見到白雲悠悠的浮在天空,可以分清哪裡是雲,哪裡是天。相對地香港的天空總會有點霧霾,像是塗了一層灰蒙蒙的顏料,把雲朵和天空都搞混了。
在歐洲,我第一次明白到為何陰天叫 cloudy-- 因為天陰陰不是因為霧霾,而是因為雲朵遮住太陽了。
攝於巴黎聖母院
(4) 博物館
這次到歐洲,除了教堂外,參觀得最多的大概是博物館。博物館選擇展品其實很考功夫。當主題屬於古代時,可供的展品太少,想說的又太多,唯有將任何有關的瓶瓶罐罐,甚至馬桶棺材都展覽出來,再加以圖畫背景描述。
相反如果主題是現代社會,又變成了可供展覽的物品,便要花心思鋪排。
到了歐洲,去過多國,見過不同的人,我對民族性還是在兩可之間。
無疑,人的性格,會隨著歷史文化,社會風俗,甚至天氣氣候而變化。例如意大利長期陽光普照,人們比較熱情也是必然之理。
但民族性是否不能逆轉?當然不是。例如東西德當年長期隔絕,人們的性格便會有所不同。而一個英國人長年生活在意大利,也會不經不覺融入當地風俗。
所以我很討厭所謂“小農基因”論。因為如果人們相信這個論調,覺得民族性無法逆轉,便會變得犬儒,而無動力改變小氣貪心短視的性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