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人來到以前,書中的土著伊博族 Igbo 屬於一個典型的前現代農業社會。那裡注重長幼有序,男尊女卑,族民以累積田產為目標,以奪得最多頭銜為榮耀。當遇上紛爭,他們會先與親族商量,如果拆解不了便會訴諸神明,透過讓祖靈附身到村中的長老來得到最終的裁決。這些特徵,縱然細節不同,卻與其他前現代農業社會,例如中國傳統社會大同小異。
戴起面具的伊博族人 |
書中的主角歐康闊 Okonkwo,是部落中首屈一指的勇士,也是最熱切捍衛傳統價值的人。可正是在他的一生之中,他目睹了自己引以為傲的村落如何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不堪一擊,最終自己的家庭因此分裂,自己也成為文化衝突的犧牲者。但他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在文化衝擊下犧牲的人。在西方文明強大的火力下,有多少部落就此屈服,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不過作者 Achebe 最可貴之處,是他沒有將土著在殖民者來到前後的生活黑白二分,例如控訴部落如何無辜,或讚揚傳統文化如何偉大;相反,他以寫實的態度,描寫了伊博族人的日常生活-- 在烈日下耕種幼嫩的山藥;爬上樹頂採集棕櫚酒;在婚禮前親家討價還價;族民在戴著面具,頭上冒煙,被祖靈附身的長老前俯伏敬拜;巫師為了嚇走令嬰兒早夭的靈體,不讓它再次附身,不惜將死去嬰兒的屍體分割得支離破碎……
沒有太多的道德批判,作者就是這樣用平實的筆觸,將傳統土著的生活像一幅畫卷般逐步呈現。同樣的,他也以相同的方法,描寫這畫卷如何在西方文明到來時,先是被宗教,然後在貿易、火炮的影響下逐步消解-- 直至有一天主角發現在村子裡貿易比農產值錢,他辛苦贏得的頭銜被嘲笑,甚至連傳統神明也受到蔑視。這是好是壞?無人說得清楚;只是他知道,他所熟悉的世界早已分崩離析,無法逆轉。
比較諷刺的是,在書末作者用一個白人法官的角度,在目睹這一切後感覺沾沾自喜,覺得主角的經歷很有趣味,值得在他將要出版的書中添上主角的故事。很多時候當事不關己,我們便傾向己不勞心,傾向將別人的苦難化為故事,甚至單純的數字,即使我在閱讀此書時也是如此。但這種態度,大概也是人類苦難的一個源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