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走訪最多的不是教堂便是博物館。而博物館中最具規模,最有心思的,是法國的羅浮宮。
博物館還分心思嗎?是的。同是埃及展廳,大英博物館會把文物放得七零八碎,但羅浮宮卻嘗試將類似的展品歸類,嘗試重現古埃及的情景。他們會把木乃伊放在地下室,也會把神像和柱子放在同一個展廳裏,試圖重現一座古埃及神殿。
當然這樣做,也有點四不像的感覺,不過現場感卻大多了。
重現神廟景象
拿破崙曾經攻陷埃及,帶走了很多木乃伊;在羅浮宮則“曬冷”般一行行地展示出來
羅浮宮三寶
游客造訪羅浮宮,有羅浮宮三寶一説,即是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三寶之中,當然蒙娜麗莎最爲有名;不過坦白説,我不覺得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能值得如此名氣,大概也是和市場炒作有關。
游客造訪羅浮宮,有羅浮宮三寶一説,即是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三寶之中,當然蒙娜麗莎最爲有名;不過坦白説,我不覺得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能值得如此名氣,大概也是和市場炒作有關。
相比蒙娜麗莎,我更爲欣賞米羅的維納斯像。這是一尊古希臘時期的雕像,當農夫在田裡找到她時,她已經失去了雙臂;但這缺陷,卻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也讓人更能留意她胴體的委婉美。有時我覺得,她就像大衛像的對讀,一邊代表生命的雄壯,一邊代表生命的陰柔。
同樣的,不同角度,也會展現不同形象
勝利女神
羅浮宮的其他寶藏
漢謨拉比法典,是人類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比十誡早大約五百年。法典雕在堅硬的玄武岩上,上面刻有太陽神將法典賜給巴比倫王漢謨拉比的情景。這麼重要的文物,竟然只是輕輕巧巧的用圍欄圍住,大概因為玄武岩很重,想搬也搬不動?
之前在佛羅倫斯看過一些米高安哲羅未完成的雕像,這裡有一個完成品,名為垂死的奴隸
拿破崙加冕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