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朗遊世界新加坡篇 2】雙城記


雙城命運
相對於新加坡,香港在戰後繼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的前途問題被延後了三十年,最終在中國改革開放後,英國人在缺乏本地共識的情況下協議將香港歸還中國。對於香港的遭遇,李光耀曾表示羨慕,因為香港不需負擔龐大軍費,能專心發展經濟。

但中國的“保護”並非沒有代價。在中央政府的強烈影響下,由中央委派的香港統治者行事往往將中國政府的利益凌駕於本地人利益之上。結果香港在回歸後明明有大量本地問題,例如房屋、醫療問題等急需處理,卻被迫推行一些只對中國有益的政策,例如接納新移民、接通中國大陸的大型基建、以至深具爭議的法律條例。

香港不但未能發展本身優勢,反而逐漸被中國同化。而且相比起新加坡樂於繼承英式制度,中國的統治者卻傾向將司法獨立、言論自由等寶貴資產視為統治的障礙,令香港的優勢進一步弱化。

香港和新加坡的 GDP,可見此消彼長,感覺也有點黯然 (Google 製圖)

出人意表
那麼新加坡的發展路程,對香港有何啟示?首先新加坡的經驗表明,一個地方即使缺乏天然資源,隨時面臨斷水斷糧的風險,仍然可以保持發展,甚至擁有更靈活的決策。可以想象,如果當初新加坡仍然留在馬來西亞,對新加坡充滿警惕的馬來政府將會設法將新加坡邊緣化,或者透過大量輸入馬來人來減低新加坡華人的影響力。

但這裡必須補充的是,新加坡的經驗與其說是常態,不如說是歷史上的特例,未必可以在香港複製-- 一方面中國政府比馬來政府更強大,對維繫穩定和統一的追求也更執著;另一方面新加坡的繁榮乃是透過一個缺乏民主自由的社會來換取,這也不會是香港人追求的目標。

故此,新加坡的發展經驗未必能被香港借鏡;但新加坡的故事有一個積極意義,就是世事往往出人意表-- 想當年新加坡獨立,很多人(包括李光耀)都保持悲觀,認為新加坡將會面臨衰敗;但最終,新加坡卻在人民的努力下重新崛起,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都會。

新加坡的香港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巴爾幹遊記】後記 為何巴爾幹?

走出機場,一陣濕暖既空氣撲鼻而來,我知我又番咗黎香港。 今次去巴爾幹,去咗十個國家。雖然大部分時間都係去首都,但都算對巴爾幹地區有咗初步印象,了解佢哋既前因後果。 以下就係我對巴爾幹行程既總結。先此聲明,個總結會有啲長,而且全部都係根據我印象而寫,無經過 fact check,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