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朗遊世界不丹篇 2】不丹的鄰居


來到不丹,我對喜馬拉雅山周圍的地緣政治了解更多。

傳統上喜馬拉雅山脈旁共有五個王國-- 西藏、尼泊爾、錫金、阿薩姆、不丹,和周圍一些藏族部落。這些王國處於印度和中國之間,不但文化深受兩地影響,而且還需要尋找機會生存-- 例如西藏是清朝的藩屬國,不丹又是西藏的保護國。至於阿薩姆(生產阿薩姆紅茶的地方),則曾受到印度的蒙兀兒王朝十七次攻擊,仍然保持獨立,是傣族人最西面的防線。

不過阿薩姆之後不敵英國人的入侵,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西藏在五十年代被中國“解放”,達賴喇嘛出走印度;錫金則在七十年代被印度以一場受操控的公投吞併。結果喜馬拉雅山脈旁,便只剩下尼泊爾和不丹兩個小國。

如果我們看地圖,會發現不丹處於印度的大吉嶺和阿薩姆之間,位置十分險要。所以即使印度沒有吞併不丹,它仍然十分重視對不丹的控制,例如不丹到現在仍然受到印度的“外交指導“(等於保護國),印度也是不丹的主要進出口國,印度盧比在不丹以一對一的形式通行。

不過,雖然不丹在政治上依靠印度,但文化上卻屬於大西藏地區的一部分。不丹的語言、宗教和習俗都和西藏十分相似,而且不丹這名字原本便是指”吐蕃的邊陲“。可能就是這個雙重性,令不丹終於能夠保持獨立,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


河邊的普那卡城堡,兼具防禦、宗教和政治功能,當地將類似建築稱爲“宗” Dzong

山邊的梯田

不丹國技-- 射箭

從山坳遠眺,可以看見喜馬拉雅山最東面的山峰

前殖民時代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文社群的建立:讀 Greg Epstein《Good without God》

最近在讀哈佛大學人文牧者(Humanist Chaplain)Greg Epstein 所寫的《Good without God》。這本書探討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從領略人文主義,我發現我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三個範疇: 人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