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朗遊世界印度篇 37】印度教拾遺

上篇雖然介紹了那麼多印度教的神祗,但印度教其實與中國民間信仰一樣,是個相當混雜的宗教。不同派別都有自己的經典和淵源,自己最為尊崇的神明;就像中國人也是滿天神佛,有的拜觀音,有的拜關帝一樣。

不過相比中國民間宗教,印度教通常更為博大精深,有更深的哲理在裡面。這是因為印度的知識分子也是以印度教為載體建立自己的學說,而中國則由儒學/禪宗代替。某程度上中國民間信仰也是受佛教影響,才會開始變得組織化,出現自己的經典和教義;而佛教則是受當時的婆羅門教(印度教前身)影響。可見世事千絲萬縷,互為因果。

聖人崇拜
除了諸神外,印度社會也保留了不少聖人崇拜和原始崇拜的痕跡。

在寺廟裡,不時可見到神像旁安放了一些人物的肖像。在印度有不少大師 Guru,他們生前死後有時候也會被當作神的化身受人敬拜。

在印度北部,便很流行崇拜一個聖人叫賽巴巴 Sai Baba。相傳他在生前廣施神跡,而且提倡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共融,曾在清真寺內朗讀印度教經典。賽巴巴在印度北部的風行程度,最少可與哈努曼比擬。


Sai Baba,通常形象是個盤腿而坐的大叔

神化後的賽巴巴

原始崇拜
除了濕婆的林伽和女神崇拜有著原始崇拜的痕跡,印度教還有不少泛靈崇拜的遺留。很多時候在街邊的小神龕,人們都會以一塊石頭來代替真正的神像。他們這樣做不是因為神龕太簡陋,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神明正透過這石頭來顯現自身。

在印度教裡牛也是神聖的動物。有說這是因為濕婆的坐騎是牛,也有人說因為黑天年輕時是牧牛童。不過牛本身可能也代表著生產力和豐饒,甚至是遊牧民族雅利安人的主要牧畜,所以對牛的崇拜有著更深厚的源頭。


街頭見到的神龕


雖然牛是神聖的動物,但水牛並不包括在內 :P

法與業
印度教雖然混雜,但他們都有一個中心概念,就是業 karma 和法 dharma。印度人相信輪迴,相信每個人在行動中會累積善業和惡業,從而影響輪迴的結果。累積善業最主要的途徑,便是跟隨法。

根據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所謂法並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有點像宇宙的規則,和一個人在這宇宙中應盡的責任。不同人根據自己的種姓會有不同的責任。只要他們盡了自己的本分,便等於完滿了法,便可安心離世,甚至從輪迴中超脫。

不過此說法我也只是從網上搜尋得來,始終薄伽梵歌博大精深,這次並沒有時間看完。而且究竟有多少印度人相信此等說法,有多少只是為了得到神明庇佑?這也很難估算。


甘地也是堅信法的概念,才會不畏不懼,與殖民政府抗衡到底

印度宗教源遠流長,考察其中往往有望洋興嘆之感。這兩篇雖然寫了那麼多,但還是未解釋為何瓦拉納西是聖城,或者種姓制度如何被宗教影響。

不過我最有興趣的,還是印度教如何走進人們的生命,影響他們的思維和價值?這也是有待進一步了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朗遊世界】日本自駕遊

四月在東京看過櫻花,想不到七月又來到日本。不過這次是和家人來自駕遊。 自從幾年前賣了車,父親對自駕遊期待已久。這次也是父母在疫情後第一次出遊,所以旅行的重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去到最多地方,讓父親能一嘗車癮。 結果我們在九天內去了六個城市,從大阪一路駛回東京。雖然行色匆匆,但當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