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朗遊世界南非篇 2】開普敦

走出開普敦的機場,一陣乾燥的熏風吹來,我微一失神,還以為自己回到了歐洲。隨後準時到達的公車,街道兩旁的西式建築,都好像在加深這個印象。

正當我迷醉不已的時候,街上突然傳來一陣尿燥味;我回過神來,眼前是教堂旁的貧民窟和抓著人不放的乞丐,不由得輕輕一歎,發現這裡畢竟不是歐洲;即使距離殖民地時代也有數十年歷史了。

開普敦是我在非洲其中一個最想到訪的城市,除了因爲有好望角和桌山,也因爲她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其中一個最古老的城市,代表著南非種族隔離的一段歷史。可惜這次時間不夠,連曼德拉被囚禁的羅本島也沒有到訪,令人遺憾。

 
這次在開普敦住在使館區,一出露台就可看到桌山,山下是當初供殖民者休息的公園 Company’s Gardens




開普敦的大街上建築色彩繽紛,還有綫條優美的維多利亞式窗花



午餐,有類似蛋餅,配飯和香蕉

本來留長了頭髮,打算到髮廊剪個非洲辮子頭;誰不知頭髮還是不夠長,而且可能髮型師不知道如何處理亞洲人的頭髮,結果剪了兩個鐘,還只是剪了一點點,要我回家後自己再剪短一些


教堂旁的帳篷和聚落

聽説開普敦犯罪率驚人,縱使是最繁華的大街,也會有搶劫,甚至有謀殺和强奸。我也曾在大街旁邊的街道上被人威脅,趁我彎腰拾東西的時候走近,低聲叫我猜猜他口袋裏藏著什麽(刀?槍?),我連忙拔腿走人,他追了我幾條街,直至遠處見到警察才離去

很有型的露宿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文社群的建立:讀 Greg Epstein《Good without God》

最近在讀哈佛大學人文牧者(Humanist Chaplain)Greg Epstein 所寫的《Good without God》。這本書探討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從領略人文主義,我發現我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三個範疇: 人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