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發主的建議下,今天去了“印尼縮影公園”。這主題公園有點像世界之窗,又有點像印尼版的世界博覽會,展出印尼不同省份的文化和典型建築。說來好笑,本來我到印尼已是行色匆匆,只能走馬看花;今天要在數小時內看完印尼各個省份的風俗,更是浮光掠影,只留下依稀印象。
在眾多展區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竟是峇里島。我一直以為峇里島只有自然景色和水上活動;今天到了展館,才知道原來峇里島保存了不少印度教文化。就如先前所說,不少古印度教文明或者因為自然災害,或者基於伊斯蘭教的壓力被迫向東移,結果便在峇里島落地生根。而且由於峇里文明之後與印度本土斷絕了來往,結果反而保存了一千年前古印度文明的樣貌。在印度教的影響下,峇里島的建築色彩鮮艷,樑柱注重細節,舞蹈含蓄而優雅,和印尼較普遍的伊斯蘭文化成強烈對比。
傳統峇裡建築的門戶 |
多元民族
印尼是個多元化的國家,全國共有三百多個民族,比中國還多六倍。印尼是由荷蘭在東南亞群島的眾多殖民地演變而成,所以領地之間並沒有強烈的文化淵源,也沒有類似中國歷史中像魏晉南北朝、元朝等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多元化的好處,是令印尼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但壞處也相當明顯,就是各民族對國家並沒有歸屬感。試想像,平時這些土王、蘇丹們在自己的領地逍遙慣了,現在無端增加了一個中央政府騎在他們頭上,強迫他們交稅,主導他們的教育,想必令人好生難受。
印尼的眾多民族(網上圖片) |
分離主義一直是印尼政府面臨的主要問題。從開國總統蘇卡諾將非母語馬來語定為官方語言,到蘇哈托實行高壓統治,再到現任總統維多多大起基建,某程度上都是為了解決這個課題。而效果則可謂平平-- 直至最近,在印尼最東端的西巴布亞仍然有大型抗議,甚至釀成流血衝突,有十多個工人被示威者殺害。
值得參考的是,有時要解決地方分離主義,最好的做法反而是加強地方自治的權力。在印尼最西面的亞齊地區自開國始便一直爭取獨立,甚至成立游擊隊與中央政府打了三十年仗,最終在2003年成功爭取自治區的地位。有趣的是據我的沙發主所言,亞齊人民在得到自治後由於目睹了自治政府的無能,反而變得更擁戴中央政府。亞齊的例子對香港有沒有什麼啟示呢?
亞齊是印尼最伊斯蘭化的地區,民風保守而彪悍(網上圖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