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雖然介紹了那麼多印度教的神祗,但印度教其實與中國民間信仰一樣,是個相當混雜的宗教,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敬拜對象。而且除了諸神外,他們也保留了不少聖人崇拜和原始崇拜的痕跡。
聖人崇拜在寺廟裡,不時可見到神像旁安放了一些人物的肖像。在印度有不少大師,他們生前死後有時候也會被當作神的化身受人敬拜。例如在印度北部,便很流行崇拜一個聖人叫賽巴巴 Sai Baba。相傳他在生前廣施神跡,而且提倡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共融,曾在清真寺內朗讀印度教經典。賽巴巴在印度北部的風行程度,最少可與哈努曼比擬。
原始崇拜除了濕婆和女神崇拜有著原始崇拜的痕跡,印度教還有不少泛靈崇拜的遺留。很多時候在街邊的小神龕,人們都會以一塊類似神像的石頭來代替真正的神像。他們這樣做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神明正透過這塊想象的石頭來顯現自身。
|
街頭見到的神龕 |
法和業印度教雖然混雜,但他們都有一個中心概念,就是業 karma 和法 dharma。印度人相信輪迴,相信每個人在行動中會累積善業和惡業,從而影響輪迴的結果。累積善業最主要的途徑,便是跟隨法。根據印度教聖典《薄伽梵歌》,所謂法並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有點像宇宙的規則,和一個人在這宇宙中應盡的責任。不同人根據自己的種姓會有不同的責任。只要他們盡了自己的本分,便等於完滿了法,便可安心離世,甚至從輪迴中超脫。不過此說法我也只是從網上搜尋得來,始終薄伽梵歌太博大精深,這次並沒有時間看完。而且究竟有多少印度人相信此套說法,有多少只是為了得到神明庇佑?這很難算得清。
|
在民宿裡工作的男孩,幫了我很大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