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城市宜居指數對真正的居民便會相對淺薄,因為它不會考慮當地的政治制度、歷史文化,或者人民的精神生活或歸屬感,甚至當地樓價之類。當然,這也不是宜居指數的問題,因為它的受眾本來就不是當地居民;反而是我很少見到傳媒在引述宜居指數時會提到這一點呢。
多倫多市貌;這個城市能夠位居宜居城市榜首還是有原因的
參考:城市宜居指數考核部分
穩定性(25%)
小型罪行
嚴重罪行
恐怖襲擊
軍事衝突
民眾衝突
醫療(20%)
私家醫療供應
私家醫療質素
公共醫療供應
公共醫療質素
常見藥物供應
普遍醫療程度
文化與環境(25%)
溫度/濕度
天氣是否舒服
貪腐程度
社會/宗教限制
審查程度
運動設施
文化設施
飲食
消費產品
教育(10%)
私立學校供應
私立學校質素
公立教育程度
基建(20%)
道路網路
公共交通
國際聯繫
優質樓宇供應
能源供應
食水供應
電信供應
順帶一提,上面是我由英文翻譯出來的,詳情可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