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環遊世界700天】第241天 德州首府 Austin

這兩天在 Austin 遊覽,但感受不深。除了因為 Austin 本身不算很有特色之餘,也因為這幾天和別人同遊,在時間安排,在遊覽深度上,都沒有平時那麼方便。

Austin 市貌

孤星之州
Austin 是德州的首府,而德州則是美國本土面積最大,人口第二多的州份。之前提及美國曾與墨西哥開戰,起因正是來自德州從墨西哥獨立為共和國,後來又打算合併到美國的往事。到了今天,由於地理,也由於歷史的緣故,德州人仍然以矯矯不群自豪,甚至自詡為孤星之州 Lone Star State。不過這幾天在 Austin 遊玩,倒不覺得這裡的人和其他美國人有很大不同。可能這是因為 Austin 是德州中比較“國際化”的城市(有不少科網公司都從西岸搬到 Austin),而且這些分別都不是這麼容易表露的緣故。

州議會大廈

當年德州人向墨西哥宣戰時,墨西哥要討還大炮,德州人便設計了“Come and Take It”,性格可見一斑

德州大學

總統圖書館
除了探索德州歷史,今天也去了前總統詹森(簡稱 LBJ)的總統圖書館。從羅斯福開始,每個美國總統卸任後在家鄉都會興建一座總統圖書館,不單作為紀念,也用來儲存在任時的資料。LBJ 的圖書館比想象中大型,共有十層,三層用來展覽,其餘七層都是資料庫。作為 LBJ 專屬的圖書館,這裡的展覽自然也較為偏向分享他的功績(制定黑人民權法案)和為一些比較具爭議性的政策(令美國進一步陷入越戰泥潭)辯護。如果每一個總統都有自己的圖書館,不知道特朗普的圖書館會如何介紹他?

總統圖書館,外形像……

LBJ 的機械人像

展覽的互動遊戲。不過無論如何選擇,美國還是會與北越開戰

作為德州人的 LBJ 以性格蠻橫著稱,喜歡透過身體接觸來表示友善和威脅,被稱為 The Johnson Treatment

【環遊世界700天】第240天 一表人才

住 hostel
坐了大半天火車,終於來到德州首府奧斯汀 Austin。幾天前在聖塔菲住過 hostel,令我對 hostel 的戒心放下不少,所以今次在 Austin 仍然是住在 hostel 中。住 hostel 的好處,是很容易便會認識到新朋友;今天便認識到一個從紐約來的年輕人 Michael。

無懈可擊

Michael 是第二代華人,本身在紐約出生長大,說流利英語,長得一表人才。無論從什麼角度,他都可說是無懈可擊-- 從外貌上,他長得高大挺拔,擁有陽光笑容,還有健碩身材;在興趣上他文武雙全,從攀山、滑浪、以至畫水彩畫、跳 hip hop 舞,他樣樣皆精;從前途來說,他剛剛成為程式設計師,有三四間公司爭相聘用,未來可謂高薪厚職;最要緊的是,雖然有如此種種長處,但他性格上仍是溫文有禮,樂觀積極,甚至對中國文化還挺有興趣。我望著他,不禁心裡想,也不知道當初他父母如何教育,能撫養出如此理想的下一代!

 
和 Michael 探訪 Austin 

竹升
當然,如果硬是要挑剔,和很多美國人一樣,Michael 的世界觀有時也會顯得相對淺薄,對不少事情都只有表面認識,對美國歷史/世界大事更是一片茫然。而且美國人的人生觀一般也比較輕浮,好像生來只是為了盡情享受一般。和其他美國人一樣,他對人也沒有什麼提防心理,很容易透露自己的資訊和隱私。他的母親常笑他是“竹升仔”,我也會想,我希望下一代在什麼環境下成長?

和另一個在 hostel 認識的韓國人吃德州烤肉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環遊世界700天】第239天 再坐過夜火車

觀景車廂
上次從西雅圖南下三藩市坐了一次過夜火車,今天從 El Paso 坐火車到德州首府奧斯汀 Austin,又是十八小時的旅程。不過今次沒有訂包廂,反而想試試在常規車卡過夜的滋味。結果上到火車,我發現其實座位挺為狹窄,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觀景車廂 Observation Deck 中。觀景車廂視野遼闊,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坐在車卡上看書,偶爾望望周圍掠過的德州草原和牧場,心中想,有一天我定會懷念此情此景。

觀景車廂

今天還見到彩虹

車上日落

半夜
不過到了夜晚觀景車廂關閉,我便唯有回到座椅去。常規車廂裡的環境和飛機上差不多,不但沒有空間平躺,而且也不時聽到有人打呼,或者有嬰兒的哭聲。結果我設法找了一個比較空曠的車廂睡下。那裡雖然比較冷(我沒有被子,唯有拿野餐席頂替),但總算比較清靜,讓我好好睡了幾小時。不過到了半夜,有車務員將我叫醒,原來他認得我不是該車廂的乘客,而且說,不同車廂在半夜會改變方向,如果我再不走,隨時一路向北去到克利夫蘭!

火車上的杯麵

半夜的車廂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環遊世界700天】第238天 墨西哥華雷斯城


華雷斯城
今天跨過邊境,到了 El Paso 南邊的 Ciudad Juarez(華雷斯城)。昨天提到,其實兩個地方本來是一個城市,只是在美墨戰爭之後被分開兩邊。多年來 Juarez 的角色就像兩姊妹中的“壞姊妹”,專門做美國禁止的事情-- 在美國實行禁酒令時人們會特地跨境來開懷痛飲(雞尾酒 Margarita 也是在這裡發明),而十年前 Juarez 則是毒梟林立,曾經這裡是世界上謀殺率最高的地方,黑幫為了搶佔地盤槍戰連連,直至近年來才有所收斂。

邊境大橋

Juarez 的商店街

喧鬧中的生命力
從美國邊境出發,在關口交上10 披索(約0.5美元),連護照也不用檢查,便可來到墨西哥。來到 Juarez,建築明顯變得更破舊,感覺就像到了肯亞或尼泊爾;但在鬧市中行走,卻很能感受到喧鬧中的那股生命力-- 小販聲嘶力竭的向途人兜售,汽車在馬路橫衝直撞,當地人在廣場中翩翩起舞-- 這些景象,都是在井井有條的美國較難看到的。

教堂廣場的鬧市

 
Juarez 市貌

週末集市

在公園野餐的一家

階級差別
這兩個星期從丹佛一路南下,見證著社會階層的演變。丹佛人普遍比較富庶,我在 Uber 會遇到司機在聽巴哈,跟我分享不同協奏曲的好壞;到了聖塔菲,當地人會自嘲自己住在美國的“第三世界”;來到 El Paso,可以看到別處沒有的廉價雜貨店;而越過邊境到 Juarez,則建築更是破敗,城市還洋溢著一股久違的異味;而 Juarez,已經是墨西哥北部比較發達的城市……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差別?

對岸的 El Paso

回到美國

墨西哥的硬幣甚為別緻

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朗遊書海】歷史的選擇:讀《華盛頓傳》

這次在美國,除了到訪不同地方,我也希望能多看傳記,從美國人的典範中窺見美國精神。既是如此,我便從建國先賢 Founding Fathers 之首,國父華盛頓開始看起。

陌生的華盛頓
華盛頓給人的形象一向比較單薄。他就像個紀念碑般,受人們敬仰,卻對他的故事和性格相對陌生。這不但是由於史料的缺乏,更是華盛頓有意為之的結果。所以這次看的傳記便嘗試尋根究底,從華盛頓的少年時代開始,更立體的研究他的性格,了解他當時面對的困難,和他願意克服的原因。看過這本書,我發現原來對華盛頓來說,要交出總統的權力倒不是他人生最困難的決定。

華盛頓的形象就像這個沒有文字,卻高聳入雲的紀念碑一般

少年時代
華盛頓出生於弗吉尼亞州的一個莊園家庭。由於不是家中長子,他從小便知道未來需要由自己爭取創造。於是他加入英國軍隊,與法軍、土著等爭戰多年。在戰爭中由於幸運,也由於策略,他幾乎毫髮無傷,還造就了日後堅毅、重視現實的性格。

早年華盛頓(右邊騎馬者)

財富與名譽
在退伍後,華盛頓透過迎娶富有的寡婦,一躍成為弗吉尼亞州的首富,擁有大片莊園,過著貴族般的生活。但可能因為少年時缺乏物質,華盛頓一直對累積土地甚為著緊;到他日後成為開國元勛,他仍然會為著土地擁有權與貧困的農民大起爭執,甚至鬧上法庭。除了財富,華盛頓也十分重視名譽。早年的他為了爭取名聲,不惜偽造紀錄,誇大自己的戰績;在晚年為了保持歷史地位,他對自己的書信和演說多次修改,不希望留下丁點破綻。

貴族華盛頓

成就
但真正決定華盛頓一生際遇的,不是財富,不是名譽,而是責任感。華盛頓一生最大的成就有三項-- 帶領美國打退英軍,贏得獨立戰爭;主持制憲會議(費城會議),將美國從邦聯轉化成聯邦;擔任第一任美國總統,將當時人心不一的十三個殖民地統合為一個國家。

面對失敗
這三個成就驚人地不但是華盛頓個人,也是歷史的里程碑,但對華盛頓來說它們皆曾是艱難的決定。在獨立戰爭開始時,華盛頓已經從軍隊退休十年,過著安穩逸樂的生活。雖然當時英軍對他的家產也有威脅,但如果他在戰爭中失敗,他將會一無所有,甚至身敗名裂。但基於責任感和榮譽,他毅然擔當大陸軍統帥,從軍九年。在獨立戰爭中,華盛頓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有一點很突出的,就是他善於面對失敗,這是他早年在軍隊中已經擁有的特徵。每個人都曾經面對失敗,但有些人潰敗如山倒,有些人卻能夠組織形勢,有序撤退,甚至開創新局面,華盛頓正是後者。終於華盛頓打贏獨立戰爭,成為開國元勛,甚至國家第一人。當時華盛頓宣佈交出軍隊退役,因為他知道,透過交出兵權,他將得到最大的榮譽,成為後世代代傳頌的對象。

華盛頓過德拉瓦河

制定憲法
但歷史沒有這麼容易放過華盛頓。當時美國雖然獨立,但只是個鬆散的邦聯,大部分權力仍然掌握於各殖民地手裡。轉眼間殖民地之間開始互相競爭,自相攻擊,而且邦聯會議一直沒有權力召集軍隊,或者徵收稅務;剛成立的合眾國面臨四分五裂的危機。當時不少有識之士都發覺其中問題,便打算召開會議,修改邦聯條例,甚至訂立新的憲法。華盛頓雖然對國家局勢也憂心忡忡,但當人們邀請他擔任制憲會議主席時,他猶豫了-- 以他當時處於神壇的地位,如果制憲會議最後被指違憲,或者沒有完滿結果,他作為會議主席將會責無旁貸,不得不從神壇墜落……到底應該保留名譽,隔岸觀火,還是再次踏入泥潭?華盛頓最後選擇了後者。他(和富蘭克林)的出席,確保了會議的代表性;華盛頓一直在會議上沉默寡言(只發言兩次),卻確保了會議順利進行。最後各州達成“偉大妥協” The Great Compromise,費城會議完滿結束,美國終於有了自己的憲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套成文憲法。

制憲會議中的華盛頓(台上右方)

第一任總統
本來想再次完美退場的華盛頓發現,這次他已經沒法離開。美國憲法規定設立中央政府和總統,而他正是眾望所歸的總統人選。已經五十七歲的華盛頓不情願的再次走上前線,但這次是走進風高浪急的政治鬥爭中。當時雖然設立了總統,但各州代表其實對中央權力仍然抱有懷疑,美國憲法中限制總統權力的條款竟然比描述總統權力的為多。華盛頓便透過幕僚的協助,制定種種先例,界定總統職責。他也透過遊走各地(以六十歲高齡走了三千公里),將四分五裂的殖民地透過他的個人魅力統合為一。最終靠著華盛頓強大的權威,野心家和陰謀分子都不敢輕舉妄動,聯邦成功的度過最脆弱的出生階段。

總統華盛頓

退休
華盛頓全票連任了兩屆,之後如果他願意,其實他仍然可以繼續當總統,甚至當國王。但心神皆疲的他這次鐵定了心要退休。不但因為他已經不再想當“囚徒”(他對總統一職的形容),而且越來越激烈的派系鬥爭也令華盛頓無所適從。最終他回到心愛的莊園,兩年後安詳去世。

華盛頓發表退休演說

面對權力
華盛頓並不是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他對財富、名譽以至權力都有著駭人的執著。但靠著強大的自制力和責任感,他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點,成就偉大功業,甚至成為政治家的典範-- 在他以後,幾乎再沒有一個開國元勛願意自願交出權力-- 拿破崙、列寧、毛澤東、卡斯特羅……但他們無法做到,不但因為權力欲特大,也可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交出權力,大多不會有好下場。

歷史的選擇
所以與其期待偉大的華盛頓再次出現,不如想象如何創造相應的環境,令權力能夠和平順暢的轉移。常言道時勢造英雄,華盛頓也是時勢的產物-- 歷史選擇了他帶領美國獨立,賦予他莫大的權威;但同時,華盛頓也創造了歷史-- 如果沒有他主持制憲會議,擔任美國總統,奠下良好根基,很可能美國在立國初年已經四分五裂,現在的世界也不會一樣。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歷史有沒有選擇我們,但前提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環遊世界700天】第237天 邊境城市 El Paso


El Paso

El Paso 位於美國和墨西哥交界,當年墨西哥領土比美國還大,El Paso 便是墨西哥境內的一個重要樞紐-- 南北連接墨西哥城和聖塔菲,東西則連接洛杉磯和德州,一路去到新奧爾良(對,這些都曾是是新西班牙/墨西哥領土)。可是在1848年的美墨戰爭後,墨西哥將大部分北方國土拱手相讓,連 El Paso 也隔河被一分為二,分別稱為 El Paso(美國)和 Ciudad Juarez (墨西哥,以民族英雄 Juarez 命名)。不過到了今天,El Paso 仍然是美墨交界的一個重要城市。

墨西哥最大領土,遠至懷俄明州(網上圖片)

 
El Paso 市貌

很有歷史感的電車 Street Car

廉價商店街
今天在 El Paso 散步。這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博物館也挺有分量,除了有不少傳統和後現代風格的設計和畫作,甚至有達利為但丁《神曲》所畫的插圖。在美墨邊境處也有商業街,不過商店卻是久違的,瀰漫著塑膠氣味的廉價雜貨鋪,不由得令我想起深水埗,甚至在印度/非洲的某些大街。這是我在美國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象,難道我竟來到美國最貧困的地方?

 
博物館中的展品

  
達利的插圖,已經開始有之後畫作的味道


 
美墨邊境的商店街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環遊世界700天】第236天 旅行與旅遊

S.H.I.T
今天下午才出發,早上待在旅館,泡著茶看書,看一個美國人在七十年代到 International Hippies Trail 漫遊的經歷。當時嬉皮士為美國過於物質的文化所困惱,所以很多人都從歐洲出發,一路經過印度到遙遠的東方去尋探人生意義。那時候尼泊爾會對懷疑是嬉皮士的人在護照上印有“Suspected Hippie in Transit”,簡寫就是“S.H.I.T”,作者倒挺為這個身份自得其樂。作者在書中寫了不少對旅行,對東西方文化的思考,中間也談及旅行者(Traveller)和旅客(Tourist)的分別。我也不由得想,究竟我現在是在旅遊,還是在旅行?在美國,面對同質化很嚴重的城市,有時也會覺得很沒趣;有時甚至想,橫豎快要到邊境,不如直接頭也不回的到墨西哥,再到中南美洲探險好了。


網上看到,旅行與旅遊的分別

潛意識
下午乘巴士一路南下,到達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 El Paso。這是我在原來計劃中沒有的城市,為的是看看邊境和墨西哥的境況。我本來以為我從來未聽過 El Paso 這個城市,誰不知夜晚和女友談起,才發現之前在桌遊 Ticket To Ride 中,早已見過這個地名;更駭人的,是我這個月來在美國的旅程,和 Ticket To Ride 的路線圖幾乎完全重疊!會不會我早前因為看過這地圖,之後受到潛意識影響而不自知?

Ticket to Ride 地圖

 
El Paso 夜景

圖片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