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朗遊書海】歷史的選擇:讀《華盛頓傳》

這次在美國,除了到訪不同地方,我也希望能多看傳記,從美國人的典範中窺見美國精神。既是如此,我便從建國先賢 Founding Fathers 之首,國父華盛頓開始看起。

陌生的華盛頓
華盛頓給人的形象一向比較單薄。他就像個紀念碑般,受人們敬仰,卻對他的故事和性格相對陌生。這不但是由於史料的缺乏,更是華盛頓有意為之的結果。所以這次看的傳記便嘗試尋根究底,從華盛頓的少年時代開始,更立體的研究他的性格,了解他當時面對的困難,和他願意克服的原因。看過這本書,我發現原來對華盛頓來說,要交出總統的權力倒不是他人生最困難的決定。

華盛頓的形象就像這個沒有文字,卻高聳入雲的紀念碑一般

少年時代
華盛頓出生於弗吉尼亞州的一個莊園家庭。由於不是家中長子,他從小便知道未來需要由自己爭取創造。於是他加入英國軍隊,與法軍、土著等爭戰多年。在戰爭中由於幸運,也由於策略,他幾乎毫髮無傷,還造就了日後堅毅、重視現實的性格。

早年華盛頓(右邊騎馬者)

財富與名譽
在退伍後,華盛頓透過迎娶富有的寡婦,一躍成為弗吉尼亞州的首富,擁有大片莊園,過著貴族般的生活。但可能因為少年時缺乏物質,華盛頓一直對累積土地甚為著緊;到他日後成為開國元勛,他仍然會為著土地擁有權與貧困的農民大起爭執,甚至鬧上法庭。除了財富,華盛頓也十分重視名譽。早年的他為了爭取名聲,不惜偽造紀錄,誇大自己的戰績;在晚年為了保持歷史地位,他對自己的書信和演說多次修改,不希望留下丁點破綻。

貴族華盛頓

成就
但真正決定華盛頓一生際遇的,不是財富,不是名譽,而是責任感。華盛頓一生最大的成就有三項-- 帶領美國打退英軍,贏得獨立戰爭;主持制憲會議(費城會議),將美國從邦聯轉化成聯邦;擔任第一任美國總統,將當時人心不一的十三個殖民地統合為一個國家。

面對失敗
這三個成就驚人地不但是華盛頓個人,也是歷史的里程碑,但對華盛頓來說它們皆曾是艱難的決定。在獨立戰爭開始時,華盛頓已經從軍隊退休十年,過著安穩逸樂的生活。雖然當時英軍對他的家產也有威脅,但如果他在戰爭中失敗,他將會一無所有,甚至身敗名裂。但基於責任感和榮譽,他毅然擔當大陸軍統帥,從軍九年。在獨立戰爭中,華盛頓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有一點很突出的,就是他善於面對失敗,這是他早年在軍隊中已經擁有的特徵。每個人都曾經面對失敗,但有些人潰敗如山倒,有些人卻能夠組織形勢,有序撤退,甚至開創新局面,華盛頓正是後者。終於華盛頓打贏獨立戰爭,成為開國元勛,甚至國家第一人。當時華盛頓宣佈交出軍隊退役,因為他知道,透過交出兵權,他將得到最大的榮譽,成為後世代代傳頌的對象。

華盛頓過德拉瓦河

制定憲法
但歷史沒有這麼容易放過華盛頓。當時美國雖然獨立,但只是個鬆散的邦聯,大部分權力仍然掌握於各殖民地手裡。轉眼間殖民地之間開始互相競爭,自相攻擊,而且邦聯會議一直沒有權力召集軍隊,或者徵收稅務;剛成立的合眾國面臨四分五裂的危機。當時不少有識之士都發覺其中問題,便打算召開會議,修改邦聯條例,甚至訂立新的憲法。華盛頓雖然對國家局勢也憂心忡忡,但當人們邀請他擔任制憲會議主席時,他猶豫了-- 以他當時處於神壇的地位,如果制憲會議最後被指違憲,或者沒有完滿結果,他作為會議主席將會責無旁貸,不得不從神壇墜落……到底應該保留名譽,隔岸觀火,還是再次踏入泥潭?華盛頓最後選擇了後者。他(和富蘭克林)的出席,確保了會議的代表性;華盛頓一直在會議上沉默寡言(只發言兩次),卻確保了會議順利進行。最後各州達成“偉大妥協” The Great Compromise,費城會議完滿結束,美國終於有了自己的憲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套成文憲法。

制憲會議中的華盛頓(台上右方)

第一任總統
本來想再次完美退場的華盛頓發現,這次他已經沒法離開。美國憲法規定設立中央政府和總統,而他正是眾望所歸的總統人選。已經五十七歲的華盛頓不情願的再次走上前線,但這次是走進風高浪急的政治鬥爭中。當時雖然設立了總統,但各州代表其實對中央權力仍然抱有懷疑,美國憲法中限制總統權力的條款竟然比描述總統權力的為多。華盛頓便透過幕僚的協助,制定種種先例,界定總統職責。他也透過遊走各地(以六十歲高齡走了三千公里),將四分五裂的殖民地透過他的個人魅力統合為一。最終靠著華盛頓強大的權威,野心家和陰謀分子都不敢輕舉妄動,聯邦成功的度過最脆弱的出生階段。

總統華盛頓

退休
華盛頓全票連任了兩屆,之後如果他願意,其實他仍然可以繼續當總統,甚至當國王。但心神皆疲的他這次鐵定了心要退休。不但因為他已經不再想當“囚徒”(他對總統一職的形容),而且越來越激烈的派系鬥爭也令華盛頓無所適從。最終他回到心愛的莊園,兩年後安詳去世。

華盛頓發表退休演說

面對權力
華盛頓並不是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他對財富、名譽以至權力都有著駭人的執著。但靠著強大的自制力和責任感,他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點,成就偉大功業,甚至成為政治家的典範-- 在他以後,幾乎再沒有一個開國元勛願意自願交出權力-- 拿破崙、列寧、毛澤東、卡斯特羅……但他們無法做到,不但因為權力欲特大,也可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交出權力,大多不會有好下場。

歷史的選擇
所以與其期待偉大的華盛頓再次出現,不如想象如何創造相應的環境,令權力能夠和平順暢的轉移。常言道時勢造英雄,華盛頓也是時勢的產物-- 歷史選擇了他帶領美國獨立,賦予他莫大的權威;但同時,華盛頓也創造了歷史-- 如果沒有他主持制憲會議,擔任美國總統,奠下良好根基,很可能美國在立國初年已經四分五裂,現在的世界也不會一樣。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歷史有沒有選擇我們,但前提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朗遊世界】日本自駕遊

四月在東京看過櫻花,想不到七月又來到日本。不過這次是和家人來自駕遊。 自從幾年前賣了車,父親對自駕遊期待已久。這次也是父母在疫情後第一次出遊,所以旅行的重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去到最多地方,讓父親能一嘗車癮。 結果我們在九天內去了六個城市,從大阪一路駛回東京。雖然行色匆匆,但當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