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島坐船不到半小時,海風輕拂,宮島已然在望。宮島以嚴島神社聞名,神社在海中的大鳥居,是日本三景之一。
除了鳥居,嚴島神社的建築設計也很特別,不但與平安時期的宮殿類似,而且迴廊和舞台直接建在水面上,漲潮時就像漂浮在水中,十分迷人。
嚴島神社的建造者是平清盛,他是日本歷史上一個傳奇人物。當時還是以貴族為主的平安時代,但武士出身的平清盛不但得到天皇信任,成為朝中重臣,日後更掌握朝政,扶持自己外孫成為天皇,開啟日本武士時代的序幕。
平清盛曾在廣島附近擔任官員,透過與宋朝貿易,聚集大量財富。所以建設嚴島神社除了為祭祀,也是為了掌握瀨戶內海沿岸的海路。嚴島神社的獨特設計,不但凸顯海洋的重要性,更流露著他不甘平凡的決心。傳說嚴島神社落成後,平清盛在舞台跳起雅樂《蘭陵王》,就像中國南北朝時代衝鋒陷陣的蘭陵王一樣,風頭一時無兩。
在平清盛領導下,平氏家族權傾朝野,不但各地官員有一半由平氏擔當,當時更有“非平氏者非人也”的說法。不過風頭太盛,也令平氏的敵人此起彼落,其中以故人之子源賴朝的實力最強。當平清盛還在世,他仍然可以壓下各地火頭;但平清盛一死,他的子孫便無法控制局面,平氏瞬間衰落。
從嚴島沿瀨戶內海西行二百里,會來到本州最西端的下關,這裏也是平氏最後的戰場。平清盛死後,源賴朝立刻反撲,平氏子弟在戰敗過幾場後退出京都,回到日本西部的勢力範圍。但牆倒眾人推,原本支持他們的地方氏族紛紛轉移立場,他們最後退到下關旁邊的壇之浦,打算和源氏決一死戰。
在壇之浦,平氏本來還有一線生機-- 他們一向著意培養水上力量,海軍設備比源氏更精良。但最後天意弄人,水流轉向,他們被猛將源義經擊敗,平清盛的遺孀抱著外孫安德天皇投水,平氏一族滅亡。
到現在,壇之浦附近仍然有祭祀安德天皇的赤間神宮。由於年僅八歲的安德天皇被迫投水自盡(日文很文雅的叫“御入水”),所以神宮還包括代表龍宮的水天門,和連接水天門的奇詭通道。嚴島神社和赤間神宮都依水而建,大海一邊承載了平氏的榮光,一邊也吞滅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不過平氏滅亡並沒有改變日本武士抬頭的事實。源賴朝擊敗平氏後成立幕府,奪去朝廷權力,公家衰落,平安時代終要結束。四年後,源義經與源賴朝決裂,被迫切腹自盡;十五年後,源賴朝墮馬而亡,他的子孫被家臣架空,成為有名無實的幕府將軍。
我站在壇之浦海邊,看著平家源家的興亡,唯有想起小說《平家物語》的開場白:
祇園精舍鐘聲響,
訴說世事本無常;
沙羅雙樹花失色,
盛者必衰若滄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