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朗遊世界肯亞篇 8】馬賽人

馬賽馬拉 Masai mara,意思就是馬賽人 Masai 聚居的地方。馬賽人以前住在國家公園範圍裡,以牧牛為業;現在他們被迫遷移出公園,受到現代社會洗禮。不過馬賽人仍然保留著過往的傳統,例如住在以牛糞砌成的屋子裡,以及男童在十五歲的時候,必須住在曠野五年,直至捕獵到一隻獅子為止才能回到村落,成家立室。

馬賽男童到了十五歲,便會一行十數人牽著牛群,進入曠野居住五年。這五年間,他們不能回家,不能見到父母;直至五年期滿,他們拿著捕獵回來的獅子皮,才能回到村落。這習俗到現在仍然遵行,而且並非毫無風險;我身旁的男子便說他在五年間喪失了六個兄弟,他最好的朋友更被水牛攻擊,連胃袋也捅了出來;雖然他事後拼命把胃塞回去,但他的朋友已經返魂乏術了。

從曠野歸來後,男士們需要儲到二十頭牛,才能娶妻生子;他們還要比拼跳舞跳得高,才能娶得心儀的女孩。我的導遊現在只有十四頭牛,所以還差六頭;他每天就是早上招待遊客,下午再到處放牧。不過為難的是,他一邊要等他的母牛生小孩,一邊馬賽人的主食正是牛肉,所以他被迫定期殺牛與村民分享。看來他的娶妻之旅,還是遙遙無期呢。

 
馬賽青年比拼跳舞

 
和馬賽人合照


左邊是我的導遊,右邊則是他的父親,也是馬賽人的酋長。我手中拿的是他賣給我的獅子牙。我同行的團友問,每天這麼多遊客來探訪,哪來這麼多獅子牙發售?我說,總之我開心,他高興,一石二鳥,獅子牙的真與假,也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村莊裏的牛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文社群的建立:讀 Greg Epstein《Good without God》

最近在讀哈佛大學人文牧者(Humanist Chaplain)Greg Epstein 所寫的《Good without God》。這本書探討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從領略人文主義,我發現我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三個範疇: 人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