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環遊世界700天】第46天 仰光市中心


今天來到仰光市中心。仰光雖然建城甚早,但大部分建築都是在1850年後落成,可謂與香港同齡。仰光是老牌殖民地都市,當時英國人打算將它建造成一個現代國際大都會,所以仰光的街道十分整齊,而且好像棋盤般方方正正。仰光雖然有著全東南亞最多的殖民地建築,可是不少都缺乏保養,變得漆黑殘舊。妙在這些建築縱使仍在使用,但當地人卻不會為它們重新髹上油漆,只是任由他們顯得破破爛爛,甚至有植物攀援其上,甚有劫後餘生的味道。


日久失修的歷史建築,甚有味道

不過仰光確實是劫後重生。在緬甸獨立後,政府一直被軍人把持。當時的獨裁者選擇閉關鎖國,仰光也由一個遠東都會逐漸衰落。當時精英紛紛離國,仰光的人口卻越來越多,超越城市的負荷。即使近年來軍政府變得開放,甚至移交權力,令昂山素姬終於上台,但經濟仍然停滯不前。昂山素姬一方面要與軍人協調,一方面又要平衡各民族的利益,而且她所屬的執政黨在經過多年排擠下缺乏執政經驗,未免疲於奔命。緬甸下年又是大選年,據當地導遊說,不少人仍然猶豫不決。他們雖然不滿意現屆政府的表現,卻沒有更好的選擇。看來緬甸的頹勢,一時還未能扭轉。

油漆剝落、植物攀援、玻璃窗穿孔;很難想象這是一間還在使用的當地法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文社群的建立:讀 Greg Epstein《Good without God》

最近在讀哈佛大學人文牧者(Humanist Chaplain)Greg Epstein 所寫的《Good without God》。這本書探討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從領略人文主義,我發現我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三個範疇: 人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