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朗遊世界印度篇 8】海港科契


當初選擇來科契,是想看看印度的海港,卻又不想到果阿那麼 cliche。雖然名氣不及果阿,但科契也曾被譽為“阿拉伯海王后”,早在數百年前已經是一個繁忙的貿易港,希臘人和阿拉伯人都前來買賣香料。到現在,科契仍然是國際胡椒交易所的所在地。

在大航海時代前後,科契和馬六甲的際遇很是相似。他們都曾被鄭和的船隊到訪,而且都成為明朝的藩屬國。事實上鄭和下西洋和大航海時代相差只有數十年,令人不禁猜想,如果當初明朝不選擇鎖國,最後遇上殖民地的艦隊會是什麼局面……

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在鄭和離去不久,殖民者或是殺氣騰騰,或是巧言令色,終於令科契先後成為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如今科契還有不少歷史遺跡,例如第一個到達印度的歐洲人達伽馬的墳墓,擁有數百年歷史的猶太會堂,和中國式的漁網。

 
天主教座堂

 
中國式的漁網,有可能是鄭和船隊傳授

最古老的教堂聖方濟堂,內有達伽馬的墳墓

科契對著阿拉伯海。想到對岸便是中東和非洲,心情特別廣闊開朗

在餐廳遇見很特別的一家人。丈夫是個印度人,但祖先在二百年前已經離開科契,現在住在馬來西亞;妻子是個中國人,但住在澳洲;女兒跟母親住,主要說英語。雖然沒有時間和他們細談,但想必又是一個長篇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文社群的建立:讀 Greg Epstein《Good without God》

最近在讀哈佛大學人文牧者(Humanist Chaplain)Greg Epstein 所寫的《Good without God》。這本書探討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從領略人文主義,我發現我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三個範疇: 人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