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嚟巴爾幹半島,其中一個原因就係睇下點解呢度係“歐洲火藥庫”。而巴爾幹之所以咁亂,好大原因就係同跟住落嚟會去既塞爾維亞、波士尼亞、克羅地亞呢三個同文同種既國家有關。今日就喺 Belgrade 貝爾格勒參加本地團,再參觀博物館,首先嘗試從塞爾維亞既角度了解呢段歷史。
話說一千年前,拜占庭帝國既勢力喺巴爾幹半島衰退,斯拉夫人就乘機成立自己既國家,是為古塞爾維亞王國。古塞爾維亞全盛時期曾經佔領巴爾幹半島既西部,但最後比鄂圖曼帝國打敗,慢慢成為帝國既一部分。
時間再過幾百年,今次輪到鄂圖曼帝國勢力衰退,塞爾維亞人就再次成立自己既國家,更一度聯合其他斯拉夫人,成立南斯拉夫王國。不過南斯拉夫王國以塞爾維亞人做中心,其他民族被排擠,就搞到克羅地亞人好不滿。終於到咗第二次世界大戰,克羅地亞喺納粹支持下獨立,甚至實施種族清洗,殺咗幾十萬個塞爾維亞人,仇恨既種子就此種下。
喺二戰之後,南斯拉夫仍然存在,不過今次就變咗由強人鐵托統治既社會主義國家。鐵托本身係克羅地亞人,但心態更似一個南斯拉夫人,一心希望平衡各方勢力。為咗削弱塞爾維亞人既影響力,鐵托將波士尼亞由塞爾維亞切割出黎,甚至將南斯拉夫分成六個民族。當時南斯拉夫喺巴爾幹半島舉足輕重,同印度、埃及組成不結盟運動,連蘇聯都要禮讓三分。
不過喺鐵托死後,當初格硬統合既南斯拉夫都係四分五裂,而且經濟比較好既斯洛文尼亞同克羅地亞立即要求獨立,軍方就喺塞爾維亞人既主導下展開內戰,最終又係死咗十幾萬人,要到聯合國轟炸塞爾維亞,南斯拉夫內戰先算完結。
雖然戰爭完結,但係塞爾維亞仍然覺得好孤立,尤其之後因為科索沃問題比北約又炸過。直到今日,塞爾維亞仍然入唔到歐盟,唯有親近北約以外既國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人文社群的建立:讀 Greg Epstein《Good without God》
最近在讀哈佛大學人文牧者(Humanist Chaplain)Greg Epstein 所寫的《Good without God》。這本書探討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自從領略人文主義,我發現我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三個範疇: 人文經典:...
-
體驗人生 從小我就很喜歡思考,長大後特別喜歡思考人生的意義。基於對意義的追尋,我中學時候也曾上教會,希望從基督教尋找答案。 回想起來,其實教會生活挺為適合自己,不但有我所喜愛的讀書和音樂活動,有一班弟兄姊妹互相支持,而且對於生存和死亡的問題都有完整的解答。 但我終究難以接受以一個...
-
我對著大衛像,哭了起來。 來到歐洲已經兩個星期,我的眼界也漸漸擴闊。不過,直至我看見大衛像之前,我對文藝復興還是有點看不上眼。那時候的我,只覺得文藝復興的雕塑,只是希臘羅馬黃金時期的仿製品。即使我已經去過大英博物館,或佛羅倫斯的烏菲茲博物館,這感覺仍然存在。 直至我看見大衛像。 ...
-
華人 參加旅行團雖然方便,但缺點便是行程太過緊密,而且沒有多少時間體驗風土人情。這天趁著在鎮上補給,我連忙到處走走,看看當地人怎樣生活。 走著走著,竟然讓我在一間店鋪裡看到華人面孔。店主來自福建,來納米比亞已有十年。當初他在親戚介紹下在這裡開雜貨店,買入一些中國的便宜貨到這裡轉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